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千尋)在辯論環節中,新界東北5位候選人就區內經濟發展展開辯論,辯題為生態旅遊或創新產業中,何者更能提升區內經濟及民生發展?候選人接連圍繞區內資源優勢及發展方向,闡述政綱理念,並提出多項具體建議,亦不時互相提問,氣氛熱烈。各候選人都以香港實際發展情況出發,提出的多項建議均有理有據。
1號候選人陳克勤指出,大埔、沙田擁有得天獨厚的海岸線與郊野公園,並蘊含太平清醮、文氏宗祠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具備發展生態及文化旅遊的條件。他認為,區內如盆菜、炆豬肉等地道飲食文化,對本地及海外旅客均具吸引力,可成為推動旅遊產業的亮點。
2號候選人李梓敬表示,政府應與地區及業界合作,打造串連馬屎洲、三門仔等地的綠色體驗路線。他建議改善偏遠地區交通與公廁設施,解決基礎配套不足的瓶頸。同時,他建議培訓年輕人與漁民擔任生態導遊,促進經濟與環保教育雙贏。
3號候選人黃頴灝提到,發展生態旅遊須考慮環境承載力。他於政綱中提出制定生態旅遊藍圖,引入合資格的管理公司推動環保教育;並建議增設水上的士,便利市民前往露營地點,同時放寬鄉郊地區民宿及小吃銷售的限制,促進城鄉共融與區內經濟。
4號候選人古偉冰指出,新界東北擁有豐富地質與海島資源,包括馬屎洲地質公園及維港東段的自然景觀。他建議政府加強宣傳,完善島嶼供水供電設施,逐步發展民宿與營地,並增設水上交通與補給站,提升整體旅遊吸引力。
5號候選人鄧肇峰主張聚焦創新科技發展,建議加大科學園擴建投資,吸引產業聚集。他期望發揮香港在科技、法律與金融的「軟實力」,打造大灣區科技樞紐,創造就業與培訓機會。他認為發展生態旅遊須注意避免影響居民生活,以及要提升旅遊價值,不能僅以訪客人數為目標。
在質詢與跟進發言環節,陳克勤指出黃頴灝雖主張推動生態旅遊,但其政綱單張主要集中於綠色旅遊,黃頴灝回應指,推動生態旅遊應制定發展藍圖,引入專業導賞員,建立生態經濟圈。他以澳洲大堡礁為例,指透過專業管理,可兼顧旅遊發展與環保教育。
推動旅遊與保障生態需平衡
古偉冰則向陳克勤發問,關注如何在推動旅遊的同時保障生態環境,陳克勤回應指,只要有適當規管、監察及持牌導遊制度,便可在發展與保護之間取得平衡。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