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積累製作經驗 烏鎮承接國際大戲「無難度」

2025-11-09 04:09:06 副刊
●導演孟京輝、《人類之城》馬拉松劇導演卡琳·拜爾與該劇翻譯陳平在小鎮對話合影。 記者茅建興 攝

著名戲劇導演孟京輝對本報記者表示,一年半以前,他在德國漢堡劇院看到了《人類之城》,當時沒有翻譯,但當他聽到劇中那段鼓樂後,渾身震顫。「昨天我看完戲後,一個詞蹦到我腦海裏,就是『從容』。從演員上來的第一句話開始,就讓我們想像,一塊礁石、一個海浪、一個小的花朵、一個枯萎的木頭、一粒沙子……從想像開始,從演員第一句開始,太從容了,不像異國他鄉首演的緊張狀態。」

這部劇從德國來到烏鎮,跨越了10,200多公里,動用了70多位專業演職人員、90餘位演員和400餘件舞台道具。孟京輝表示,為了這部劇能夠成行,烏鎮戲劇節組委會連續三年盛情邀請,技術團隊六度遠赴德國,他在幾年間頻繁造訪漢堡,終於促成了此次演出。

當觀眾都在讚嘆作品的宏大震撼時,孟京輝坦言,「《人類之城》的意義遠超單純的演出。戲劇的終極魅力在於相遇、碰撞、融合的奇妙過程。比如,在《人類之城馬拉松劇1:序幕/狄奧尼索斯》舞台上,中德兩國演員站在一起,為戲劇揮灑汗水,這種深度融合的力量是令人震撼的。」

承接過許多次烏鎮戲劇節開幕大戲的烏鎮戲劇節技術總顧問金紅峰也坦言,這次《人類之城》馬拉松劇是最難完成的一次,「這次製作的鼓不是一個標準產品,是純手工的,用什麼皮,多少厚度,鬆緊度等等,在製作上都會有差異。我們反覆打樣,在全國找供應商。他們原來想用的是太鼓,其實日本的太鼓是源於中國古代的戰鼓,我們終於找到了一家適合的廠家,劇組對演出的效果非常滿意。團隊的技術支持很給力,我們本地的搭建公司也完全能滿足劇組需要,包括劇中所呈現的大門、金色圍板等各種道具,都用不同的材質做出了超乎劇方的要求。他們來的圖紙改了N稿,我們開了無數次會議,充分溝通,一個多月前開始製作。這個系列劇要求很複雜,歐洲和德國的很多劇院都沒敢接,烏鎮大劇院的演出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保證了完美的演出效果,觀眾的視覺效果與德國一樣。這說明我們已具備承接世界頂級劇團演出的能力。」

今年烏鎮戲劇節還特意邀請來自世界各地劇界的26個嘉賓組成國際觀察團,其中有日本靜岡世界戲劇節、雅典戲劇節等世界頂級戲劇節的藝術總監,以及文化機構經理、製作人、總監等。「我們想讓他們來看看中國戲劇節,看看中國年輕一代戲劇人的創作。」孟京輝認為,這是一種主動的、自信的文化對話。在烏鎮,看戲只是開始,在這個轉角就有戲的美麗小鎮,看戲聊戲做戲,大家所感受到的連接與共鳴遠比單一的劇目觀看更為深遠。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