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1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慶州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東道主交接環節,宣布中方將於明年11月在廣東省深圳市舉辦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這將是繼2001年的上海、2014年的北京之後,中國第三次擔任APEC東道主。
為何是深圳?
有助展示中國式現代化實踐成果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各個歷史時期,深圳始終是「試驗田」和「排頭兵」。從邊陲小鎮到現代化國際都市,深圳用40多年時間成就了一個城市發展奇跡,也成為國際社會觀察中國改革開放的一扇重要窗口。
「深圳的開放文化與APEC的理念不謀而合。」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說,深圳的崛起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縮影,APEC會議落子深圳,有利於向亞太乃至全球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成果,為區域合作注入新的信心與動力。
深圳創新實踐為亞太地區提供經驗
創新,是深圳的基因。作為中國首個以城市為基本單元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深圳正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在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低空經濟等前沿領域,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孕育出華為、騰訊、比亞迪等一大批高科技企業,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21年居全國城市首位,研發投入強度躋身世界創新城市第一方陣……深圳是名副其實的「創新之都」。
創新,也是亞太發展的引擎。中方多次在APEC會議上倡導創新驅動,提出亞太經合組織數字鄉村建設、企業數字身份、利用數字技術促進綠色低碳轉型等倡議。
中國正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創新要素全球流動,不斷為亞太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
「APEC關注創新增長,深圳在諸多前沿領域的探索實踐,將為亞太地區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可借鑒的經驗。APEC會議落子深圳,有助於推動塑造亞太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許利平說。
深圳擁有國際型深水港區、亞洲最大陸路口岸,是亞太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區位優勢得天獨厚,與APEC經濟體的合作不斷深化。有數據顯示,深圳對APEC經濟體進出口增速明顯,帶動全球市場「含深量」不斷提高。
多次承辦相關活動 經驗豐富
深圳已多次承辦APEC相關活動,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連續五屆在深圳舉辦,積累了有益辦會經驗。
從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實踐看,每一次主場外交的選址亦承載着向世界展示中國多元形象的深意。近年,鷺島廈門、古都西安、百年商埠天津,都以獨特氣質成為中國外交的「世界會客廳」。外界通過不同的城市風情,感受中國主場外交待客之道。
從上海、北京到深圳,APEC與中國的每一次「主場相遇」,既與中國發展融入世界經濟的進程同頻共振,也見證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在地圖上將三個城市相連會形成一個大「三角」,其背後正是驅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三大增長極:長三角、京津冀和粵港澳大灣區。
世界期待,2026年,在深圳這個「奇跡之城」,中國繼續以實際行動為開創亞太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匯聚合力。 ●中新社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