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外商:灣區有我們需要的創新技術

2025-11-02 04:39:58 要聞
●由粵港澳三地政府部門主辦的「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大會」於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珠海舉行。圖為現場展示的機器人、機器狗吸引觀眾駐足圍觀。
●「靈心巧手」機器人在彈鋼琴。
●逐際動力全尺寸通用人形機器人。
●中科靈犀人形機器人。

粵港澳大灣區服貿會 境外發包商320項目涉資超239億尋AI等合作

「灣區有我們需要的創新技術!」巴西M88諮詢公司主管、參展商埃米利奧·安德烈扎在珠海舉行的「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大會」上尋找到合作目標。由粵港澳三地政府部門主辦服貿大會,科技出海與跨境合作成為焦點。來自38個國家和地區的採購商帶來320個發包項目,涉金額超239億元(人民幣,下同),尋求與大灣區在AI、生物醫藥、綠色科技及數字服務等前沿領域開展深度合作。11個重點項目在開幕式上率先現場集中簽約,從加納的全國性道路監控系統建設與改造,到新加坡的無人機設備採購,一系列重磅國際合作項目的落地,彰顯出「中國服務」強勁的出海勢頭與大灣區日益提升的全球吸引力。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方俊明 珠海報道

埃米利奧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此行他特別留意中國公司的創新技術和產品。他認為中國和巴西在新興產業領域合作空間廣闊。「我們想尋找人工智能、大健康等領域的創新型科技企業和新興企業合作。還有我在大灣區看到的低空經濟、無人機、機器人等產業,這些都是巴西所需發展的。接下來,我要帶更多的巴西商人來中國做生意。」

外商看好企業合作前景

馬來西亞國際商務促進協會總會長張創迪此次組團12家企業,前來粵港澳大灣區尋求創新科技合作。他坦言感受到大灣區服務貿易迅速發展的態勢,看好兩地企業在人工智能、無人機等科技領域的合作前景。對於中國「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完善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張創迪認為這對於跨境服務貿易發展是一大利好,可更明確地界定跨境服務貿易的開放範圍,有助於提升服務貿易標準化水平。

梳理本屆服貿會的境外發包項目,來自東南亞、拉美等地區的企業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AI、機器人等技術尤為青睞。例如,馬來西亞機器人協會等帶來逾7.75億元的智能機器人採購計劃。阿根廷企業則瞄準具備視覺識別的自動化採摘機器人、無人駕駛運輸機器人等項目。同時,大灣區的生物醫藥、綠色科技與數字服務備受歡迎。有來自美國的企業擬投入2.5億元採購高性能AI算力,以訓練新一代醫療模型、構建安全合規的醫療數據集成平台。印度企業計劃8,500萬元採購高性能計算集群、量子地震傳感器陣列、AI地質解釋軟件平台等,建立南亞地區先進的地震成像與地下建模中心。

11項目率先簽約 金額超11億

服貿會期間,非洲加納全國道路監控系統改造、新加坡無人機設備採購等11個重點項目率先簽約,總金額超11億元。「加納將引入珠海互通微電子的AI視覺技術,改造覆蓋6萬公里的全國路網。」加納道路與交通部智能交通系統高級顧問Raphael Ampedu說:「這一合作不僅是技術採購,更是非洲基礎設施『跨越式發展』的契機。」互通微電子董事長葉水仟表示:「目前與加納的合作已成為公司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樣板,我們已成功打通迪拜、阿聯酋、印尼等國家和地區的出口通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