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回顧了「十四五」商務發展主要成就。面對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貿易格局,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持續擴大外資准入,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貿合作。這不僅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維護世界經濟穩定發展,彰顯中國的大國擔當。在國家持續深化開放、鼓勵「投資中國」的進程中,香港更要做好「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服務,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以增強香港競爭優勢。
自「十四五」規劃以來,內地始終堅持對外開放,推動貿易多元化,為世界經濟穩定貢獻力量。內地上半年對美出口有所下降,但整體出口數字是增長的,這說明內地的「朋友圈」在持續擴大。日前,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內地將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零關稅,用內地的大市場帶動各國共同發展。我們對歐美國家不斷擴大開放,對發展中國家亦敞開大門,充分展現了大國自信。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會見美國英偉達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時表示,內地吸引外資的政策不會變,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截至今年6月底,「十四五」期間內地實際使用外資累計達7,087.3億美元,提前6個月完成7,000億美元的引資目標。同時,累計新設外資企業22.9萬家,比「十三五」期間增加了2.5萬家。這充分說明了內地市場規模巨大,應用場景豐富,創新創造充滿活力,持續吸引來自世界各國的資金和企業進駐。包括美國科技巨企在內的外國企業紛至沓來,積極投資中國市場、搶佔中國機遇,足以證明中國堅持對外開放、鼓勵「投資中國」,中外互利共贏的合作關係更牢固。
展望未來,內地將持續擴大市場對外開放的格局,繼續減少服務消費領域的限制性措施。既做好「對外開放」,擴大醫療等領域的開放試點,引進更多優質服務,也做好「對內放開」,減少限制性措施、豐富服務供給。尤其是內地近年高新科技發展迅猛,AI產品、低空經濟、自動駕駛等技術的普及,將會進一步激活市場需求。
為了鼓勵外資持續增加對華投資,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多個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實施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若干措施的通知》,將在多方面開展針對性工作,促進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例如對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項目,可納入重大和重點外資項目清單,並享受相應支持政策;優化簡化有關辦理流程、便利外匯資金使用等,這些措施將激勵外國企業長期投資、持續深耕中國市場。
香港實行零關稅、自由港政策,一直是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和中轉港。王文濤提到,去年內地和香港的貨物進口佔全球總進口約13.3%,與美國的13.6%只是相差0.3%。「也就是說我們是幾乎和美國進口相當的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同時,我們是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出口目的地。」目前,個別國家掀起關稅戰、貿易戰,外部不確定性風險增加,香港更應持續發揮固有優勢,積極拓展更多新的合作夥伴。一方面利用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為內地企業「走出去」提供專業服務和支持;另一方面吸引更多國際企業和資金「引進來」,促進內地與國際市場的深度融合,也為香港拓展更大發展空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