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國際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總經理蔣華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蔡文豪 攝

「作為中國電信國際業務的總部所在地,香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國電信國際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總經理蔣華強調,目前中國內地有數十萬中國企業正在「出海」發展,而香港往往是他們走向國際的第一站,香港「兩文三語」的國際化環境,以及特區政府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戰略定位,是中國電信國際選擇在香港建設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的重要原因。「借助香港的窗口作用,把中國先進的AI技術和經驗帶給全球客戶。」

中國在演算法和算力方面具優勢

「AI技術已成為驅動經濟轉型的核心力量。」蔣華在分析行業發展趨勢時指出。隨着通用人工智能(AGI)等前沿技術的突破,AI正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當前AI領域的競爭主要聚焦於算力、數據和演算法三大要素,其中中國在演算法和算力方面具有優勢。

在具體實踐層面,蔣華介紹,該中心主要研究上層應用、數據服務、演算法倉和算力四大領域。其中在數據服務方面,中心聚焦於數據跨境、數據標注訓練、推理評價等方面的研究。演算法倉則覆蓋視頻分析、語音識別等多個專業領域,能夠為不同行業企業提供精準的定製化解決方案。

「算力是所有大模型應用的基礎,也是當前企業最迫切的需求之一。」蔣華強調。中國電信國際依託天翼雲成為內地領先的雲服務商,天翼雲在算力調度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為香港特區政府部門和企業提供可靠的保障。

推人工智能在傳統行業落地應用

上層應用方面同樣成果豐碩。該中心推出的星辰智能體平台,採用低代碼開發模式,「用戶通過簡單的代碼,能快速構建AI應用,輕鬆調用各類模型能力」。同時,自主研發的大模型安全圍欄系統有效解決了內容安全問題,可精準過濾不良資訊。

在智能客服領域,中國電信國際具備豐富的政務及企業客戶服務經驗。中國電信國際為內地政務服務便民熱線(12345)打造了涵蓋智能對話、工單處理、數據分析等五大場景的AI解決方案,實現從「流程+IT」到「流程+AI」的全面升級。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的創立也能夠為本港企業注入新動力,推動AI技術在香港傳統行業的應用落地。蔣華指出,中國電信國際在內地視頻分析領域,特別是在政府安防和智能交通方面有着深厚的技術積累。

智能攝像頭升級為經營分析工具

他表示,AI攝像頭不僅能監控,還可智能識別道路擁堵、火災險情等異常情況,實現快速預警和自動調度。零售業方面,智能攝像頭已從安防設備升級為經營分析工具,可即時分析客流量、熱銷商品等數據,幫助優化運營管理。蔣華補充道,在數據安全方面,中國電信國際構建了全方位的數據安全防護體系,通過技術加密、管理制度和法律合規三重保障,在公共安全監控與個人隱私保護之間實現平衡。

在金融服務領域,中心所研發的數字員工解決方案有效提升了運營效率,通過自動化流程釋放人力資源,讓員工專注於更具價值創造性的工作。「相信這些解決方案運用至多個行業時,能為香港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