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玨 北京報道)在中美發布聯合聲明達成初步互降關稅成果的同時,中國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12日在湖南長沙召開會議,會同多部門及六個戰略礦產資源集中省份的地方主管部門,共同部署加強戰略礦產出口全鏈條管控工作。會議指出,戰略礦產出口管制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加強出口全鏈條管控是關鍵。各部門、各地方要加強對本領域、本地區相關經營主體的培訓指導與日常監管,堅持「預防在先,處置在前」,密切跟蹤戰略礦產流向,強化信息研判共享,及時做好預警和相關處置,嚴防戰略礦產非法外流。
此次會議由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組織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國務院國資委、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等部門及內蒙古、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戰略礦產資源集中省份的地方主管部門,在湖南省長沙市召開。
深挖走私網絡 從嚴從快查辦案件
會議強調,各部門要密切配合,按照職責分工,認真履行戰略礦產開採、冶煉、加工、運輸、製造、銷售、出口等各環節監管職責,切實加強全鏈條管控;各地方人民政府要強化屬地監管責任,對本地區戰略礦產出口全鏈條各環節企業進行系統摸排並建立台賬,指導屬地企業加強合規制度建設,提高企業合規意識和能力,合力確保管控措施落實到位。
會議要求,各部門、各地方要強化橫向協同,貫通縱向配合,以堅決的態度和有力的措施推動戰略礦產出口全鏈條管控工作取得實效,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
同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當日應詢表示,鑑於有境外實體與境內不法人員相互勾結,企圖透過走私規避出口管制措施,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已於5月9日在廣東深圳部署了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行動要求相關部門加強執法協作,嚴厲打擊走私,形成高壓態勢。針對偽報瞞報、夾藏走私、「第三國」轉口等違法行為,將迅速展開跨部門調查和案情會商,加大口岸查驗和打擊查處力度,深挖幕後非法實體和走私網絡,從嚴從快查辦案件。
專家:反擊美國 鞏固本國資源優勢
去年底至今中國將一系列戰略礦產納入出口管制範疇,部分關鍵礦產金屬供應極為緊張,海外價格急劇飆升,國內外價差最高能達到數十萬元,導致一些人鋌而走險。行業數據顯示,2024年三季度至今,海外銻價上漲超過100%,5月7日報5.8萬美元/噸(約合42萬元人民幣/噸),同日國內銻錠價格為23.5萬元人民幣/噸,相差近20萬元人民幣。
所謂戰略性礦產,特指對中國國防安全、經濟安全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起着至關重要作用的礦產資源,已成為大國深度布局、國際競爭激烈的焦點領域。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白明對香港文匯報表示,管理重要礦產資源出口是各國的慣用做法,中國也不例外。在當前中美博弈的關鍵節點,中國通過對戰略礦產強化管控和打擊走私,既能鞏固本國資源優勢、保障本土穩定供應,也是反擊美國對中國發起的高科技封鎖的重要手段,有助提升應對外部風險的能力。他指出,這次國家的管控措施是全方位、全鏈條的,需要各個部門協同發力,確保流向安全、供應合理、開採有序。
【話你知】中國礦產資源
根據自然資源部發布的《全國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明確煤炭、石油、天然氣、煤層氣、頁岩氣、鈾等6種能源礦產,鐵、錳、鉻、釩、鈦、銅、鋁、鎳、鈷、鎢、錫、鉬、銻、金、鈮、鉭、鈹、鋰、鋯、稀土、鍺、鎵、銦、鉿、錸等25種金屬礦產,及晶質石墨、磷、鉀鹽、硼、螢石等5種非金屬礦產,共計36種為全國戰略性礦產。今年4月,自然資源部發布公告:經國務院批准,高純石英礦正式成為中國新礦種,論證後將被列入到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目錄。●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玨
戰略礦產出口管制持續升級
2024年12月3日
●商務部宣布嚴控對美出口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相關兩用物項,包括禁止兩用物項對美國軍事用戶或軍事用途出口,原則上不予許可鎵、鍺、銻、超硬材料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對石墨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實施更嚴格的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審查。
2025年2月
●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公告,公布對鎢、碲、鉍、鉬、銦五種金屬的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
2025年4月4日
●商務部與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公告,對釤、釓、鋱、鏑、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出口經營者出口上述物項應當依照相關規定向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申請許可,並在報關時在備註欄中註明是否屬於管制物項,屬於管制物項的應列明兩用物項出口管制編碼。
2025年5月9日
●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組織商務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海關總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郵政局等部門部署開展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聚焦戰略礦產領域,重點打擊偽報瞞報、夾藏走私、「第三國」轉口等典型規避手法。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