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內地發布「南沙金融30條」甫出台,國際金融機構迅速表態支持。近年積極拓展大灣區業務的滙豐率先表態,其亞洲及中東地區聯席行政總裁廖宜建12日表示,最新出台的南沙金融開放舉措是粵港澳大灣區在金融互聯互通、規則銜接及跨境業務創新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他看好「南沙金融30條」聚焦支持創新創業以及粵港澳跨境金融合作,將為大灣區建設國際金融樞紐和全球創科中心注入新動力。

廖宜建認為,科技創新是大灣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而最新公布的措施提出要加大支援創新創業的金融服務,提升對科創產業、高端產業、未來產業、數碼產業等的金融服務。他認為香港可以在這個領域發揮離岸融資中心的功能,為區內企業的創新轉型引入更多國際資本。

推動粵港澳從「硬聯通」邁向「軟聯通」

另外,中銀香港亦認為,「南沙金融30條」是粵港澳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的政策舉措,標誌着粵港澳在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方面再向前邁進一步。該行期待未來灣區新政策持續推動粵港澳從基礎設施、要素流動等方面的「硬聯通」,邁向制度銜接、機制對接的「軟聯通」,最終實現文化交融、人心相通的深度融合。

中銀香港提到,新措施聚焦進一步推動跨境支付、跨境信用融資、跨進執業領域的便利化,相信香港可利用自身境外市場的優勢地位,積極參與跨境數據平台、數字貨幣橋等民生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跨境金融人才的培養。該行又指,新舉措聚焦大灣區資金結算政策、期現貨市場交易規則、跨境保險交易規則、跨境股權投資制度安排,相信香港可利用自身金融體系健全、制度完善的優勢,積極參與大灣區金融規則和制度的制定,推進兩地金融市場進一步深化聯通。

中銀香港指出,新舉措聚焦科創、高端製造、數字、海洋和未來四類產業,並持續支持青年創新創業。香港既可利用自身基礎研究優勢,積極參與0至1的創新,推動大灣區創新創業領域深化發展,又可發揮境外資源要素聚集的優勢,協助境外資金投資大灣區優勢產業、推動當地產業升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