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充分考慮不同國家需求 因地制宜發展提升效率

2024-09-06 04:18:43 國際
◆非洲有約四分之一的出口產品銷往中國,包括各類礦產、燃料、金屬和農產品等。圖為裝箱後的肯尼亞野生鯷魚產品。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中國與非洲多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各領域合作為雙方帶來切實好處。中非兩地多名專家均分析,中國與非洲的合作充分考慮非洲國家需求,因地制宜發展,不會迫使非洲國家改變自身經濟政策或文化習慣,令合作項目更加高效。

造福幾內亞比紹漁業

非洲西部國家幾內亞比紹瀕臨大西洋,漁業資源豐富,中國中水集團遠洋股份有限公司近年在當地援建板丁碼頭項目,於去年5月移交,造福當地漁民。

該公司在幾內亞比紹當地員工賈洛表示,中國企業除援建碼頭,亦向當地漁民傳授現代化捕撈技術,為當地創造新的漁業職位,「漁業是我們的支柱產業,中國的支持令我們更好開發漁業資源、惠及民眾。」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國際關係學系主任唐曉陽曾赴非洲多國調研,他指出非洲各國經濟結構互補性較低,普遍向外輸出資源、進口工業產品,「針對這一特點,中國的援建項目注重在不同國家,投資生產不同的工業產品,例如在西非建立多國共用的煉油廠和鋼鐵廠,令其形成互補關係,這可以增加非洲國家之間的經濟互補性。」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前國別副主任、肯尼亞經濟學家賴德指出,在新能源領域,中國為非洲各國提供先進技術、開發當地資源,「非洲國家需要太陽能電池板和電動汽車等綠色產能,需要工作崗位,非洲國家非常願意與中國企業合作開展創新。」

賴德認為,中國以非洲的需求為驅動進行合作,已經帶動西方國家等合作方更多考慮非洲需求,「與中國合作,非洲國家不用被迫改變自身經濟政策,而是更多思考想和中國開展何種合作,中國再考慮能否提供支持。」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