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沙黃興路步行街遊人如潮。石亮 攝
◆ 郴州東江湖鳥瞰。曹廣文 攝
◆ 張家界天門山雲海。劉恩琛 攝
◆ 鳳凰古城夜色璀璨。鳳凰古城供圖

時近年末,但湖南各大景區內依舊人氣高漲,霧淞、雪景等冬日美景吸引了各地遊客,讓今年湖南文旅產業強勁復甦的態勢,從年頭持續到年尾。今年前11月,湖南納入監測的416家旅遊區累計接待遊客3.76億人次,同比增長103.28%;營業收入480.3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1.28%。

在今年全國上下「拼經濟穩增長」的大背景下,湖南跑出了文旅遊產業復甦的「加速度」。◆文:傅春桂

全省聯動 以會興旅百花艷

12月8日,在第十屆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年會現場,2023中國旅遊產業影響力案例名單發布:湖南郴州市仰天湖大草原景區榮獲「2023休閒旅遊目的地創新發展典型案例」,「山水畫卷 郴州相見」郎朗音樂會旅遊營銷系列活動入圍「2023旅遊影響力營銷推廣典型案例」,郴州翠江旅遊區入圍「2023旅遊景區、企業創新發展典型案例」。

「辦一次會,興一座城。」作為第二屆湖南旅遊發展大會的舉辦地,郴州為這個辦會理念寫下了生動注腳。

2023年9月,第二屆湖南旅遊發展大會在郴州成功舉辦,為郴州旅遊宣傳營造了濃厚的氛圍。大會獲得了超預期成功,在隨後的國慶中秋雙節期間,來郴州的遊客人數迅猛增長,全市納入監測的35個旅遊區共接待425.97萬人次,同比增長201.31%。根據郴州市智慧文旅平台手機信令大數據顯示,來郴州的省內外遊客熱度不減,省外遊客佔比超過一半。

「旅發大會成功舉辦使郴州市旅遊知名度迅速提高,越來越多長途遊客選擇來郴州打卡旅遊。」郴州市文旅廣體部門負責人如此表示。

此番體會,2022年10月張家界人也感同身受。2022年9月,湖南首屆旅發大會在張家界舉辦。當時的張家界旅遊3年裏因疫情因素按下暫停鍵。面對旅遊業「寒冬」,湖南文旅並沒有「躺平」,而是趁機「進補」,悄悄「上新」,把首屆旅發大會辦得風生水起,張家界也因首屆旅發大會獲得新生。

湖南省委、省政府在政策、資金、項目安排等方面給予了實實在在的支持,聚集各方優質資源,全力推動承辦地發展,目的就是通過「立標打樣」,達到「一地舉辦、全省聯動;一花引領、百景爭艷」的效果。

早在疫情期間,湖南就在超前謀劃、部署文旅產業的復甦與發展方略。去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宣布,從2022年起,每年舉辦一次全省旅遊發展大會,由各市州輪流申辦,通過「立標、打樣」引領旅遊產業全面發展、整體提升。從全省兩屆旅發大會所帶來的轟動效應看,無疑是非常成功的,湖南「超級大」的決心讓14個市州都表達了熱望,充分反映出旅發大會的高含金量。

紫鵑界、韶山、桃花源……各市州的書記、市長紛紛化身推薦官,出鏡為所在市州旅遊代言。「快樂長沙 韻味星城」「仙境張家界 峰迷全世界」「走遍五大洲 最美有郴州」「千年打卡地 此處是瀟湘」……一個個響亮的口號向外界傳遞着湖南旅遊的精粹;首屆湖南·岳陽洞庭漁火季、永順縣首屆土家族美食節、湘西瀘溪首屆水文化旅遊節、首屆新晃黃精文化旅遊節……一場場文旅深度融合的節會活動閃亮登場……14個市州陸續舉辦市級旅遊發展大會,助推當地旅遊發展。

近年來「旅遊先行」為湖南經濟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湖湘旅遊產值逐年「水漲船高」,今年1至9月,湖南省文旅業共接待遊客5.16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7,729.3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3.1%、62.29%。

立標打樣 融合提質拼項目

由經濟建設的助攻手向主攻手轉變,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文旅活力,是湖南文旅一直在重點推進的工作。

以郴州為例,得益於辦會,郴州市拆違拆舊1,143萬平方米,提質改造城中村、老舊小區530個,建設「四小園」1萬多處,完成攻堅項目28個、吸引社會資本74.23億元,新創A級景區11個、四星級以上酒店6家,全面實現基礎設施提級、生態環境提質、城鄉風貌提靚、品牌形象提升、民生福祉提優。

據悉,第二屆湖南旅發大會,湖南省下達郴州市辦會專項資金1億元,督促省直單位落實「三個清單」到位資金90.63億元,引進重大項目133個、1,278.49億元,13個市州共推進重點項目351個,總投資2,130億元。

衡陽作為2024年第三屆湖南旅遊發展大會的承辦地,已策劃鋪排旅發重點項目86個。目前,項目建設成效初現,安發御溫泉度假中心等16個項目已基本完工。南嶽第一峰等23個項目已開工建設,金月湖景區等13個項目已完成了初步概念性規劃。

各地通過舉辦旅發大會推進重大文旅項目498個,總投資2,644.7億元。2023湖南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成功舉辦,共吸引8省(區、市)1000餘家優質文旅企業參展,觀展人次超5萬,零售總額5,100萬元,訂購交易3.95億元,總成交額等均為歷屆之最;2023湖南文旅投融資大會,發布文旅金融創新產品101個,融資放款簽約276.951億元;推出湖南省重點文旅招商項目340個,總投資3,323.12億元;深度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城市群開展「叩門招商」,共完成省級簽約項目50個,投資額234.7億元,各市州引進簽約項目154個、投資額319億元。1至8月,文旅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在全省19個行業中位列第3。

近年,湖南省在建旅遊項目1,000餘個,其中重大旅遊項目151個,總投資達1萬億元以上。在投資帶動下,新華聯銅官窯古鎮、零陵古城等一批項目建成並投入運營,十八洞村、沙洲村等34個村成功入選全國鄉村遊重點村。

大會吸引了人氣和關注,帶來的旅遊消費則帶來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今年以來,湖南省搶抓機遇,多舉齊下,出台「文旅20條」,深入實施「遊客滿意在湖南」行動計劃,發放文旅消費券1億元……文旅市場越來越「熱氣騰騰」。

10月13日,在湖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文旅產業發展專場新聞發布會上,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愛武表示,2023年湖南省力爭實現旅遊總收入達到8,000億元。

擦亮名片 山水湖南多錦綉

在2023攜程口碑榜年度榜單揭曉中,湖南長沙、張家界、郴州等多地多項旅遊產品入選榜單。

榜單分酒店、景點、目的地、美食四大板塊。橘子洲、杜甫江閣入選必打卡榜單;長沙世界之窗、銅官窯古鎮入選親子樂園榜單;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高椅嶺旅遊區入選遊山玩水榜單;鳳凰古城、芙蓉鎮雙雙入選;湖南博物院入選展覽館榜單;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東江湖旅遊區入選應景的賞秋榜單。旅遊目的地板塊,網紅長沙入選了全國熱門旅遊目的地榜單TOP10、人文古跡榜單TOP10;張家界上榜遊山玩水榜單TOP10。

2022年9月,湖南出台《關於加快建設世界旅遊目的地的意見》,提出打造以張家界等為代表的奇秀山水名片、以韶山等為代表的經典紅色名片、以長沙等為代表的城市文化和都市休閒名片、以南嶽衡山等為代表的歷史文化名片、以城頭山古文化遺址等為代表的農耕文化名片的「五張名片」,這「五張名片」呈現湖南文旅的四大特點,「古色」厚重,「紅色」熾熱,「綠色」盎然,「夜色」亮麗。

有「納黃山桂林之美,融匡廬南嶽之秀」之稱的張家界,奇峰聳立,雲霧繚繞,處處蔥翠惹人;縱覽「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的八百里洞庭,鹿躍洞庭、江豚暢遊……這是湖南的「奇秀山水」;橘子洲雕像挺拔偉岸、韶山烈士陵園莊嚴肅穆、瀏陽文家市前的紅旗、汝城沙洲「半條被子」的溫暖……這是湖南的「經典紅色」;岳麓書院一覽千年學府之莊重;文和友喝上一杯喝茶顏悅色或吃一盤小龍蝦;解放西路瀟灑走一回……這是湖南的「都市休閒」。來到常德市澧縣城頭山遺址,人們能目睹全世界已發現最早的、形狀最好的、保存最完整的水稻田;去往道縣玉蟾巖遺址,人們將得知那一顆炭化的稻米,有一萬年的歷史,見證歲月悠長與大自然的神秘……這是湖南的「農耕文化」。登上祝融火神棲息地南嶽衡山、走進洪江古商城、鳳凰古城、邊城茶峒,細細品味一個又一個傳誦的古老故事……這是湖南的「歷史文化」。

「五張名片」精準定位背後,是湖南穩經濟、轉動能、促消費的戰略選擇,更是湖南實事求是,立足本土特色,以品牌效應謀求新發展的智慧與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