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平理

DHL快遞在香港國際機場的中亞區樞紐中心第三期擴建部分開幕。近年來,香港被部分人「唱淡」物流業被周邊地區搶去不少生意,前景黯淡。不過DHL這家全球快遞龍頭企業在港增建設施、擴大業務,恰好證明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和大灣區建設推進下,香港物流業競爭力依然強勁,並正向智慧物流和高增值物流方向發展,社會和國際投資者應樂觀看待香港作為國際航運和交通樞紐的前景。

和世界許多航運中心一樣,香港在過去3年疫情期間的物流業遭遇到一些挑戰,但根基未有動搖。2022年,香港國際機場的貨物吞吐量達420萬公噸,位居世界首位。到今年4月,香港機管局在東莞設立的機場物流園正式開始運作,讓貨物於東莞完成安檢、收貨等程序後,直接空運至目的地或進口至大灣區各地,促進國際貨物在大灣區暢順流通。DHL樞紐中心的擴建部分投資額為32億港元,擴建後每小時最高處理貨量大幅提升七成,貨件處理量會較2004年中心落成時提升6倍,正是順應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潮流,早着大灣區物流先機之舉。

特區政府去年開始籌備《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行動綱領終於在上月底發表,內容包括加強結合空運、海運和陸路運輸的多式聯運服務;發揮香港在處理高價值貨物的優勢,以及鼓勵物流業界更廣泛使用智慧物流方案。更重要的是,網領宣布政府在2024至2027年間,推出共4幅約佔19公頃的物流用地。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建設成為國際航空樞紐和國際航運中心,特區政府從未懈怠,得到國際快遞巨企投資擴業務,更為香港物流業前景注入強大支持。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