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殺豬盤」的個案上,那些被騙金額動輒數十萬以至百萬元的受害者往往並非「有錢人」,而是千方百計去借錢,借網貸但最後人財兩空、背上一身債務的普通人。在被騙財、騙感情、騙色之後,這些受害者除了要承受財政損失之外,也可能衍生出各種情緒及心理問題,更甚者或萌生自殺念頭,情況值得關注。明愛向晴熱線去年亦公布相關數字,指出求助的受害者每5人就有1人有自殺風險。
受害者遇上詐騙事件後,不僅要面對被騙的創傷,還要面對實際的債務問題,所以他們可能會有強烈及複雜的身心反應:情緒方面如震驚、羞愧、憤怒、無助、絕望、內疚、悲傷、抑鬱和焦慮;思想方面如無法集中精神、重複思考被騙過程、災難化思想、質疑及自責;生理方面如失眠、食慾不振、手震;行為方面如自我隔離、對人失去信任、強迫性反覆行為、自殘、自殺等。
求助個案呈上升趨勢
向晴熱線社工表示,在2022年4月至9月期間,總共收到153宗與騙案相關的求助,每月平均有25.5宗。近月數字亦見有上升趨勢,在7月至9月間增至每日平均一宗。這趨勢亦跟報案數字的升幅相似。參考警方的報案數字,單是去年上半年就已有12,326宗詐騙案件,是前年的六成半。可見受害者的數目有增無減,而他們承受的被騙經歷及打擊十分值得關注。
求助個案所涉及的詐騙類型大致分為四種。當中佔大多數的為債務重組騙案,佔31%;其次是投資騙案有25%;網戀騙案有15%及求職騙案約為10%;餘下的19%為非主流騙案或未知詳情的騙案。所有個案平均損失約為90萬元。當中單一個案最高損失金額為1,100萬元。
七成個案有借貸情況
向晴熱線社工指,在所有個案中,有70%的個案有借貸情況。當中82%的個案欠債多於一間銀行或財務公司;51%的個案有2至4間;18%的個案有5至9間;13%的個案有多於10間或以上。其中不少受害者因無力償還債務,而要變賣資產或現住物業,甚至申請破產。處理債務期間,除了受害者本身會被財務機構追討債項,他們的親友亦會受到追債滋擾。
在2022年4月至9月的個案中,有20%的個案經社工評估後有自殺風險,即每5人就有1人出現自殺風險,情況令人擔憂,十分需要關注。而事實上,亦有個別個案的受害人自殺離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