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自然》期刊周二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地球若繼續升溫,調節全球氣溫的「大西洋經向翻轉洋流系統」最快將於2025年崩潰,影響地球生態,加劇極端氣候。

冬季氣候更極端 淹浸歐美海岸

大西洋經向洋流像是巨大的輸送帶,把熱帶溫水帶向北方時,海水溫度下降並下沉,再往南邊回流。墨西哥灣洋流是其中的一支,這重要系統若崩潰,冬季氣候將更趨極端,海平面會上升,淹浸歐美部分海岸,連熱帶的雨季都會改變。

多年來科學家不斷警告說,逐漸加速的氣候變遷會影響海水溫度和鹹度的平衡,危及洋流系統的穩定,因為海洋溫度升高、北極圈冰層融化,更多淡水會注入海洋,海水密度會降低,下沉力量減弱。當海洋的鹹度太低或溫度太暖,又或兩者同時發生,經向翻轉回流的「自然力量」就會停止。

在逾1.2萬年前,大西洋經向翻轉洋流就曾因冰川融化太快而停止流動,導致北半球氣溫在短短10年內上下浮動攝氏10度至15度。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所長門諾可說,這個大洋流一旦停擺,地球上所有生態都將受影響。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於2019年預測,大西洋經向翻轉洋流本世紀將逐漸減弱,但世紀末之前崩潰的可能性很低。不過最新研究根據2004年以來的最新資料,指出人為造成的氣候變遷逐漸抑止大西洋洋流的運作,使其處於1600年來最弱狀態。研究團隊因此預測,大西洋經向翻轉洋流最快2025年、最遲2095年就會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