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性別平等程度在146個國家和地區中只排行第99,女性在職場往往會受到性騷擾、落後的性別定型及其他形式的歧視。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 余家昌)要數去年韓國最成功的電視劇集,不得不提《非常律師禹英禑》,這套講述天才自閉症女律師禹英禑在大型律師事務所奮鬥的劇集,現在已是Netflix非英語劇集累計點播率第6名,更獲提名歐美多個影視獎項。如果有追看韓劇習慣的話,就會發現近一兩年,像《禹》一樣以事業女性或女強人為主角的韓劇愈來愈多,與外界印象中韓國女性的社會形象有很大分別。到底這種現象是否反映韓國女性地位開始提升?

根據韓國KBS的數據,2021年該台播放的劇集中,53%是以女性為主角,較此前5年平均值49.8%高,至於韓國其他電視台在2017年至2020年間播放的劇集,更只有約40%是以女性為主角。在韓國播放《禹》劇的ENA電視台市場部經理Jacklen Kim說:「韓劇中女性主角的數量已經變得相當多。」

更重要的是,女性角色在韓劇的地位不但愈來愈重要,而且愈來愈多是以強勢型人物的身份登場。單是2022年,就有《王后傘下》的王妃林姀怜、《小女子》中富正義感的記者吳仁京,還有《我們的藍調時光》中白手興家的海鮮水產店社長鄭恩喜。這些角色和以女性為主的題材,在2000年代甚至早幾年的韓劇中,都是相對罕見。

韓兩性薪差經合組織成員中最大

但在現實生活中,韓國性別平等程度卻遠遠落後很多國家,在以男性為主的職場中,女性往往會受到性騷擾、落後的性別定型及其他形式的歧視。在世界經濟論壇2022年全球性別差距指數中,韓國性別平等程度在146個國家和地區中只排行第99;經合組織數據亦顯示,韓國女性平均薪酬比男性少31.1%,兩性薪酬差距是所有經合組織成員中最大。

對於為何韓劇主題出現這種轉變,專家有不同意見。有些專家認為,這是近年韓國女權提升的結果,尤其是經歷了早幾年的#MeToo運動後,主導韓國電視編劇界的女性編劇們開始更放膽將女性角色和性別有關題材加入劇本中。韓劇劇評家Hwang Jin-mi說,要評定一齣劇集是否代表女性主義,可以從幾個條件出發,例如劇中女角能否掌控自己的人生,以及劇集是否能通過所謂「貝克德爾測驗」,即是劇中兩名女性角色的對話需要與男性無關。

男性橋段枯竭 或出於收視需要

不過對於韓國電視業界而言,劇集與女權扯上關係卻不一定是好事,因為韓國社會、尤其是部分男性之間,對於女權主義非常反感,假如某部劇開宗明義打正宣揚女權旗號,就很容易引起爭議甚至遭到投訴。多倫多大學東亞研究助理教授Michelle Cho便指出,與西方社會較正面看法相比,「女權」在韓國社會往往被視為負面標籤。

因此有專家亦認為,韓劇女性角色增多與女權無關,只是因為大多數以男性為主的主題都已經拍過,因此電視台改為製作女性主角劇集,而觀眾亦因為有新鮮感而受落。Hwang Jin-mi便說:「過去在韓劇中,男性幾乎已扮演過刑警到黑幫到法官的各種各樣角色,男性的橋段都已經枯竭了,但只要把角色由男性變成女性,一切就突然變得不同。」Hwang Jin-mi認為,現時電視台只是出於收視需要才讓更多女角出現,並非為了推動某種社會議題,但她相信這長遠仍是好事,因為當劇集中女性角色愈來愈多,自然也會讓更多人關注女性議題。

海外女性共鳴 印度爆發韓流

過去十年韓流席捲全球,但在個別國家如印度,韓劇卻一直沒有紅起來。直到新冠疫情爆發,人們多了時間在家中串流平台看劇,印度的韓劇觀眾規模突然爆炸性增長,而這幾年興起的強勢女性角色,更被認為是韓劇在印度大熱的一大原因。

角色恐予不切實際的期望

印度去年一篇報章專欄就形容韓劇是「充滿女性的世界」,認為韓劇之所以在印度大熱,原因是韓劇大多是「由女性(編劇)製作、供女性觀看」,而且印度社會中女性地位與韓國相若,令印度女性觀眾對韓劇中的女角處境更有共鳴。

不過韓國女作家Tammy Kim認為,韓劇中的強勢女性形象與現實中的韓國女性形象相差甚遠。她舉例,韓國律師界充滿性別不平等,類似《非常律師禹英禑》的劇集可能會給予海外觀眾不切實際的期望,「假如有(海外)女律師認為可以去韓國工作並成為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我會勸她:不要來。」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