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溟 經濟學博士、經濟學家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內地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0%,國民經濟頂住壓力持續發展並保持企穩回升的態勢。在總量提升之外,數據若干值得關注的亮點,體現了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經濟發展動力增強、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

第一是工業生產持續增長,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速(7.3%/5.6%)明顯高於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3.6%),新能源汽車、移動通信基站等綠色產品、智能產品產量保持高速,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等工業新動能產品和新材料產品不斷引領和創造新需求,說明工業、製造業持續成為穩增長、調結構、補短板、促發展的穩定器和主引擎。

製造業料續成主引擎

第二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繼續擴大(5.1%),高技術產業投資保持更快增速(18.9%),特別是高技術製造業中的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錶製造業(27.6%)、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投資(27.2%)還有高技術服務業中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26.4%)、研發設計服務業(19.8%)等領域的投資增速領跑。在投資繼續從總量上穩步助力經濟增長的同時,對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科技發展和綠色投資的政策支持將成為穩定經濟增長和優化經濟結構的平衡點。隨着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產業升級發展態勢明顯,以電子、醫藥為代表的高技術製造業快速發展,相關投資大幅增加。

產業數碼化轉型提速

第三是雖然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2021年略降0.2%,但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和網上零售保持較快增長。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商品零售額比2021年分別穩定增長8.7%和5.3%;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4.0%,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119,642億元,同比增長6.2%,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7.2%,比2021年抬升2.7個百分點。這說明基本民生保障持續加強,基本生活消費品產銷穩定增長,積極滿足群眾生活需要。

與此同時,零售業從線下模式向線上模式轉變的步伐進一步加快,為線上消費群體的進一步擴大奠定了基礎,為各產業和全社會加速數碼化轉型創造了契機。

第四是2022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全年上漲2%,單月漲幅始終運行在3%以下,明顯低於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通脹水平,物價總水平持續平穩運行,順利完成物價調控目標。這標誌着我國統籌協調並較好地完成了穩物價、促發展、保民生的任務,有效保障了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切實緩解了中下游企業成本壓力並持續優化上下游工業利潤結構,充分穩定了市場預期和經濟社會大局。

第五是2022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超額完成1,100萬人的全年預期目標任務,且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5.0%,扣除價格因素後實際增長2.9%,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1,370元,比上年名義增長4.7%,實際增長率超過經濟增長。這說明穩增長、保就業、保基本民生目標的工作順利完成,居民消費支出有所恢復,消費潛力有待促進釋放。

擴大內需是復甦關鍵

展望2023年,預計內地經濟各項主要指標將出現較為明顯的、全面的、積極的改善,全年經濟增長大概率可以超過百分之五,經濟總量將再上新台階,宏觀政策效能與發展質量將穩步提升。

2023年內地經濟復甦的關鍵,依然在全力擴大社會有效需求,特別是積極擴大國內需求。預計下一階段的經濟工作將以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為支撐,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推動鞏固經濟穩中向好基礎、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目前的投資項目儲備顯示,2023年各地區穩投資發力早、力度大、領域新,產業轉型、創新驅動等領域項目成為多地重點,預計2023年產業轉型、創新驅動發展、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等領域的投資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房地產市場明顯回暖

伴隨着促進房地產行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則不斷加碼和優化,預計房地產開發投資、商品房銷售、房企到位資金等相關指標將逐步改善,2023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房地產市場銷售將出現較為明顯的回暖勢頭,「銷售—拿地—新開工」鏈條將更為暢通,房地產市場將實現軟着陸,房地產行業將重新成為擴內需、拉投資、促消費、穩增長的正向貢獻項。

受到穩需求促消費政策落地生效、居民收入與超額儲蓄支持、勞動力市場和房地產市場企穩等正面因素助力,預計線下消費場景復甦、消費意願提升、消費信心改善將帶來消費需求較為強勁的釋放,2023年消費增速有望逐步恢復到8%左右,修復至接近疫情前水平。

在針對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的政策支持下,特別是在重點恢復和提升大宗消費的政策帶動下,預計2022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0.2%的趨勢將得到有效扭轉。

2023年,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經濟逐步走向衰退的概率不低,WTO預計全球貿易量將呈現回落趨勢,對內地出口的拖累效應可能超過部分產品出口增加、部分出口目的地成長的結構性增長效應,出口增速將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疊加2022年高基數,假設出口價格穩定,預計2023年內地商品出口額將小幅負增長(-3%左右),商品進口額也將滑落至負增長區間(-1%)。

不過,中國產品對歐洲高能耗行業產品的出口替代、汽車產品加速出海、全球出行恢復帶動的相關商品需求、中國與東盟商貿關係加強等因素,有望抵消部分下行風險。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