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寶海鮮舫光輝重現。作者供圖

余似心

有說亞洲以筷子進食的民族,由於手指活動頻繁,所以指頭分外靈活,對精密微細的手工藝較易得心應手。當然,並非個個會「夾餸」的人都有一雙巧手,手工創作必須同時兼備細密心思、耐性和創意,才能以指頭造出驚人成就。從微型藝術的展覽中,就肯定香港「快樂微型藝術會」的藝術家都具備了這些優越的條件。

「快樂微型藝術會」月前在新加坡、東京及首爾巡迴展覽,說好香港故事後,聖誕節期間又在香港展出,藝術家的巧手「重建」了香港人的眾多回憶,最令人驚喜的是沉在深海的珍寶海鮮舫重現香江。藝術家蔡碧龍和何國添對珍寶海鮮舫分外鍾情,早於4年前便實地考察、拍照及取得建築圖樣,所以在大家都惋惜這艘伴着我們成長的海上酒家「消失」了之時,一個長1.5米的微型《珍寶海鮮舫》就呈現在我們眼前,還留住了往昔燈光璀璨的輝煌歲月。仍亮着的「歡迎光臨」霓虹招牌,繁忙的接駁碼頭、海鮮舫內的大型魚缸、大堂中的龍椅、大型圓桌、貴賓廳內冠蓋雲集、忙得不可開交的巨型廚房、船後放滿的發泡箱、笑意盈盈的嘉賓……藝術家還特意把電影《食神》中周星馳和谷德昭做對手戲一幕重現。

另一個作品名《遺忘的時光—1930》,也是蔡碧龍和何國添的傑作,他們透過一幀香港1930年代的照片觸發靈感,以立體微型展現上世紀戰前風情,重塑建築物外牆的中外廣告招牌、穿唐裝戴客家帽的路人、紮大馬辮的媽姐、赤上身的人力車夫、天台長竹收音機天線、電影《功夫》裏的殺手、詠春葉問的武館、巡行的婚嫁隊伍,人物都栩栩如生。

微型藝術家擁有何其靈活又充滿藝術細胞的指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