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4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着陸場成功着陸。 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航天員返回地球的流程,包括分離、穿越大氣層、着陸等階段,但每一步都堪稱「步步驚心」,需要地面專家精心設計。此次神十四乘組在夜間嚴寒天氣下返回東風着陸場,更給地面搜救工作帶來困難。

時隔17年再次夜間着陸

專家介紹,東風着陸場啟用以來,神舟十二號、神舟十三號返回地面,都是在白天。此次神舟十四號返回,是東風着陸場首次在冬季夜間的返回任務。這也是載人航天着陸場系統時隔17年又一次在夜間執行航天員搜索救援任務。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工程着陸場系統副總設計師卞韓城表示,白天的搜索任務,直升機上會坐很多人,目視很快就看到了,然後就衝着目標飛過去了,但在晚上看不到。針對夜間搜索難題,基於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在着陸上應用,優選天基空基地基彈道測量數據,送往搜救直升機,完成航天語言到航空語言的轉變,建設了天空地一體化的搜索引導體系,研製了國內首款共口徑、長焦距、柱型直升機光電吊艙,調配具有微光、紅外功能的小微型光學設備在地面布陣,提升夜間搜索發現返回艙的能力。

神十四返回艙降落時,東風着陸場溫度僅有零下14℃,這種極寒天氣也為航天員着陸帶來新的考驗。針對極寒條件可能導致的設備異常,東風着陸場對所有野外工作設備進行了抗低溫防護,為車輛加裝了低溫啟動裝置,給通信設備配足了備用電池,着陸現場臨時搭建場所均按8小時供暖配齊電力保障設施。

車廂20分鐘可升20℃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醫院航天員醫療救護隊隊長吳冬惠表示,在神十四航天員返回階段,醫監醫保醫療救護車也得到維護升級,可在極寒條件下為航天員提供溫度適宜的醫監醫保場所,讓航天員在着陸現場就能吃上熱飯、喝上熱水、用熱水洗漱。針對夜間返回、低溫環境,地面人員加裝了燃油暖風機調節車廂溫度,20分鐘內可將艙內溫度升高至20℃以上,還為航天員準備了保溫毯、保溫被和「暖寶寶」等保暖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