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說美國的華人圈正掀起一波「轉碼」熱,尤其是一群中年人,鬥志昂揚,勢要改天換命。

「轉碼」者,即轉行做「碼農」(程序員),顧名思義就是原本不是學計算機的要轉行學寫代碼,然後努力入「大廠」(IT巨頭)。但這些試圖「轉碼」的人,並不是什麼相關專業人員,而是在旁人看來「難度頗高」的一些群體,比如「文科生」、「零基礎」、「全職媽媽」,甚至「零基礎的純文科生全職媽媽」……至於為何要轉?當然不排除其中有人是真愛,但更多人看中的還是「穩定又好賺」,用流行的行話來說,就是「上岸」。

「首年年薪20萬起跳、5年30萬、10年50萬,如果是雙碼農,家庭年收入分分鐘過百萬美元……」岸上的風景確實美妙,但問題在於,這岸並不是個沙灘,隨便蹓躂一下就能從水裏無縫過渡;對於沒有專業基礎的人來說,這岸基本等同於臨海懸崖。在攀岩的過程中,若真能甘之如飴那當然是極好的,既富裕了生活也豐滿了人生。但以現實來看,生不如死者居多,畢竟這更符合科學。

在這裏出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很多試圖轉碼且基礎薄弱的人提及自己這麼做的原因時,最常提到的有兩個:「卷娃不如卷自己。為娘的努力編好『防墜網』,娃才能躺平去學自己真正熱愛的專業。」

聽上去感人又悲壯,但真的是這樣嗎?

最近還看了一篇帖子,討論在國外的華人和外國人在消費觀上有什麼區別。有人舉例說,如果一個美國人年薪10萬,他會租一個普通房子,然後在生活的其他方面都相對大手大腳,讓自己過得盡可能舒服。而一個中國人如果年薪10萬,他會努力買一個年薪20萬能承受的房子,然後在生活的其他方面節衣縮食。當然,如果他年薪20萬了,就會水漲船高換個年薪50萬可負擔的房子。有人跟貼慨嘆「不知道圖個啥」,有人回曰「圖個同胞艷羨的目光」。

所以看到沒,在我們的「卷文化」影響下,所謂的「岸」並不是一個絕對的數字,它會永遠在更遠一點的地方。而媽媽們幻想的那張防墜網,兜不兜得住下一代的前程另說,反正肯定兜不住這一代的焦慮。

小狸年輕時,社會上也都說「理科更實用」,但仍然還是會有大量的年輕人主動選擇「自由而無用的靈魂」去奔向「詩和遠方」。而今日,敢選文史哲藝的,基本都會被調侃為「家裏有礦」。時代不一樣,當然不能簡單比較。但問題是,認為家裏有礦才能遵從本心的思想一旦形成,就即便真有礦也不會覺得有礦了。更要命的是,膚白貌美未必會遺傳給下一代,但思想卻一定會通過言傳身教影響到孩子。

所以家長們用感動中國式的自我犧牲所織就的防墜網,很可能並沒有教會下一代自由擇業,而只是教會了他們為了再下一代去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