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

文公子是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生,一向有參與校友會的服務工作,今年9月開始多了一份責任,就是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的會長職務,因此多了不少機會重返母校出席不同的活動。

上星期是香港50年來,首度於11月掛起八號風球,雖然當日大家多了半天假期,但中大的「傑出校友訪問計劃」啟動禮也受到影響。猶幸現代科技發達,實體活動可以透過Zoom程式在網上順行舉行。可能由於打風,大家都在家,所以網上參與人數反而相當理想。

中大「傑出校友訪問計劃」由段崇智校長在2018年發起,每年邀請1至3位傑出校友回校,在為期3到5天內,與學生、校友(特別是年輕校友)及教職員分享行內睿智及真知灼見。今年受邀的是3位女將,分別是服務於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執行董事周駱美琪、新世界發展執行董事暨人力資源高級總監趙慧嫻,以及福布斯全球資產發展合夥人林曼雅。活動以「培育·追夢·未來」為主題,包括講座、參觀、論壇等,非常豐富。

文公子出席了3位校友主持的「人才發展與未來構建」論壇,討論年輕人的未來發展需要。文公子作為中小企經營者,當場提問了一個香港企業普遍遇到的難題,就是如何激勵起初入職場的年輕一代的積極性。

以往不少大學生都出身基層,先天就有努力工作的動力,希望以知識改變命運。然而,香港社會日益富裕,不少年輕人都在物質較豐富甚至家傭溺愛的環境下長大,因此對工作的態度和積極性,就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身的一輩有異。如何請對人,如何留住人,如何激勵人,就成為挑戰。3位校友都同意,新一輩畢業生對工作的着眼點和態度,已是既成的現實,管理層亦只能想好橋面對。其實,不少年輕人並非只「向錢看」,反而希望尋求人生意義,因此企業應為工作賦予意義,令他們明白到崗位對社會的貢獻,萌生奮鬥的目標,自然就會投入和積極。

其中一條比較有趣的好橋,是不少新鮮人都較注重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有些甚至明言不想早起上班,所以企業不妨推行彈性上班時間。此外,也可讓他們嘗試多方面的工作,既感到新鮮感,也可學到不少「軟技能」。

12月3日,中大將舉辦實體的校友日,歡迎各位校友上網登記參加;而明年中大慶祝成立60周年,會有一連串慶祝活動,各位校友記得密切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