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飛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重陽剛過,北方秋意濃重,長城內外山色斑斕,秦嶺南北氣溫驟降。香港的暑熱天氣,還沒有要立刻有所收斂的樣子。儘管早晚的風裏,確實有了一絲涼意,還不到中午,又熱得片刻都不能關掉冷氣。相較之下,憂心忡忡的歐洲人,已經正在低頭思索,該如何面對即將來臨的寒冬。

荷蘭的農夫在短視頻裏抱怨,這個冬天,他確信不能繼續在溫室裏培育新鮮的菜蔬了。德國的退休工程師則吐槽,上個月收到的天然氣賬單,遠遠超出了自己的支付能力。巴黎麵包店的老闆,因為負擔不起烤箱的電費,無可奈何地選擇暫時歇業。蟬聯世界首富多年的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也忍不住發出警告:歐洲今年冬天將面臨「非常可怕的局面」。禍不單行,雪上加霜的事情還是接踵而至。兩根從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管道,毫無徵兆地被炸了。這是否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還不得而知。只是,在新聞裏,看到歐洲各國的能源部長們,除了聳聳肩,擺擺手,作出一個個一籌莫展的神情外,仍然對可預見的寒冷,拿不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就在這個時候,一條像段子一樣的新聞,開始攀上熱搜:中國產的電熱氈在歐洲賣瘋了。出於職業習慣,我特意去查了查數據。9月29日,全球速賣通數據顯示,歐洲市場的取暖類電器,銷量環比上個月增長了近300%。從價格上看,一條電熱氈賣到了50歐元,幾乎是內地市場價格的3到4倍。浙江慈溪是取暖小家電生產重鎮,今年前8個月,取暖器出口貨值33.5億元,同比增長26.3%。其中,約佔一半去到了歐盟市場,增速同比更高達55.2%。為了應對歐洲客戶不斷追加的訂單,當地不少廠商都快忙不過來了。

中國電熱氈在跨境電商平台銷售量價齊升,至少說明了兩個事實。一是歐洲人過往的電熱氈購買數量比較少,銷售數據很容易出現增量翻倍。再就是供暖保障前景不明,電熱氈可以提供的溫暖,正在被不少身處歐洲的人,當成抵禦嚴寒的一道心理防線。

聽起來像段子,實際上可能是最務實的辦法。

小時候一直在北方生活,從深秋的連陰雨天氣開始,到次年春寒料峭結束,晚上回家打開電熱氈的開關,就像白天出門必備的羽絨服,是不可或缺的過冬必備神器。再漫長的寒夜,只要不發生停電事件,躺在鋪着電熱氈的床上,總是回到屋子裏最愜意舒適的時刻。香港一年到頭,都可以着短裝出門,大部分人沒有使用過電熱氈。不過,每年冬天,遇着陰雨濕冷的天氣,還是有約兩個禮拜的時間,會讓我無比懷念有電熱氈的生活。

政客們看似無恥無畏的決策,落到普通人肩上,便是一座難以扛起的大山。趁着冬天未來,趁着運輸暢通,真心建議歐洲的朋友,還是盡早入手一條電熱氈。寒氣侵骨的漫漫長夜裏,這條甚至都稱不上有技術含量的發熱毛氈,一定勝過所有政客信口開河吹起的美麗肥皂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