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牛車水舊時風景。 作者供圖

鄧達智

在《仔魚時光》裏,新加坡著名作家、畫家、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吳偉才不止一次談到「仔魚」,例如;閏餘成歲:捉生仔魚(142頁),淵澄取映:打金師傅(156頁)……尤其是156頁打金師傅,清楚道明:……我跟師傅們比較老友記是人都知道的,他們給我起了個花名叫「仔魚」,也就是小魚,因為我會鑽來鑽去……

在香港,我們叫小魚為魚仔。

偉才雖然祖籍廣東南海,第3代新加坡人,但心底還是有點不踏實,認為他的「仔魚」叫法,影響自新加坡最大的華人族群:閩南人的方言。

因此Google查證一番「仔魚」二字的出處,結果出人意表。

其一:懵仔魚,純粹頭扁嘴闊張嘴時予人懵口懵面傻傻的感覺,被冠以懵仔之名,懵仔魚身形一點也不細小,絕非魚仔,被撥為鱸魚一族,又名海鱺,身長可達1米多,亦甚可口。

其二:台省人稱為魩仔魚,實為港人熟悉的白飯魚,鮮吃跟雞蛋同煎,又或曬乾成魚乾仔,有清蒸加熟油豉油、炒飯、製成XO醬等等多種用途。

只因上述兩魚之名附加「仔」字,網上查證立即跳出,非正確解讀;聽從偉才說法:猶如蝦毛魚毛的仔魚,於家族打金工場工友間遊走穿插的頑皮小子。

仔魚時光意謂:童年往憶。

夾在《仔魚時光》書中的老照片不算多,透過黑白懷舊,感受濃濃流光逝水感染力;特別挑選「閏餘成歲」那輯的對照相片,就是那種大半個世紀之前,當人們口中「南洋」二字並非老電影、舊文章的用詞,而是如假包換的歲月「南洋」,東西文化(閩南潮汕建築風格)融為一體前舖後居的Shop Houses屋群,帶點華人舊時生活作息的堆砌凌亂,中間男性行人屬印巴人還屬馬來人?白色或淺色略長恤衫配襯方布摺疊長裙形式的紗瑯,莫說那麼久遠,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到新加坡探望遷居彼間友人,入鄉隨俗下班回家,華人一樣底衫背心加略短家居紗瑯,舒服涼爽;愛上如此民風的筆者,每次到來,必亦如此打扮,不單止家居,外出散步或簡單買菜購物或進食於南洋大排檔Hawker Centre,必與當地人睇齊;拖鞋、背心或T-Shirt加紗瑯。

南洋舊時巿影民風之外,偉才新書筆下觸及至多還是他的家人,去日華人習慣幾代人生活同一屋簷下:從祖父、祖母、父親、已下堂求去的母親、阿嬸(小媽)、他的文化啟蒙姑姐們、同父異母弟妹們、金舖樓面職員與工場打金的工人……看似細細碎碎,每個小故事既踏實又風趣,將每一抹人情建構成一座先輩故鄉、年輕新獨立祖國、人與人之間並不嚴重卻無日無之的小爭執小是非情感長城。

讀着讀着……每段細則,每位人物,每一抹感觸,猶如心同感受着自己的「仔魚」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