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起源於浙江,興盛於1940年代的上海。至1950年代初期,越劇已然成為全國性劇種。國產首部彩色電影即《梁山伯與祝英台》(1954年,桑弧導演)。此電影原為周恩來總理參加日內瓦會議而作,目的是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中國傳統文化及追求和平繁榮的信心。不期竟在香港電影市場大受歡迎。根據就職於南方影業公司的許敦樂先生回憶,《梁祝》在港放映173天,共686場,有520,505人次觀影,收入達671,578港幣。自《梁祝》後十年,越劇電影與香港電影市場結下不解之緣。

1960年代初,由於內地經濟情況惡化,政府鼓勵表演團體赴港演出,一來改善兩地關係,二來增加外匯收入。再加上彼時港英政府對於這類表面是商業演出的行為基本採取不加干預的政策,因此在1960年代前幾年,各個劇團如過江之鯽,紛紛南下。

由於兩地隔閡已久,這些演出極大地慰藉了在港廣府人、潮州人以及江浙人的思鄉之情。上海越劇團則於1960年12月赴港演出。作為一個以女性為主的劇種,劇團特別強調女演員的外表儀容。據當時訪港演員回憶,劇團要求女演員燙頭髮,穿大衣及高跟鞋,以改變港人對於內地演員革命裝扮的刻板印象。

上海越劇團帶來的《紅樓夢》及《碧玉簪》二劇,觀眾反響強烈。《紅樓夢》演出時,台下的邵逸夫當即有將其改編成電影的想法。然而在當時政治文化背景下,電影事實上是「文化冷戰」的一部分。因此《紅》、《碧》二劇改編權自然交給「長城」、「鳳凰」這樣的左翼電影公司。

彼時為了支持左派影人,北京一方面出資贊助,一方面允許一部分左派電影在內地一些大城市放映。而將市場反應良好的戲劇改編成電影也是舉措之一。文化部主管電影的副部長夏衍力促香港左派電影公司與內地製片公司合拍,主要目的有三:左派影人得以在香港市場競爭中獲利並打擊傾向台灣當局的影片公司,通過香港購買電影膠片,及增加外匯收入。

事實證明,《紅》、《碧》兩部合拍片大獲成功。《紅樓夢》自1962年11月21日起在香港連映38天、400餘場,打破了當時國語片賣座紀錄。香港報紙在一個多月內發表評論文章達百多篇。

越劇電影在香港市場如此大行其道,內地越劇團紛紛收到要求合拍電影的請求,以至於1963年北京監管部門下令越劇演員只能劇場演出,不能入片場。

為此,香港左派明星另闢蹊徑,北上上海,親自學習越劇技能並自行拍攝電影。非戲劇演員出身的夏夢居然將戲曲片演繹得有板有眼,實屬難得。

作者:何其亮

作者簡介︰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隔星期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