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8月,相信各中學都經已完成校內考試,由於疫情的緣故,大多中學已將本學年最後上課日改為8月上旬,以確保學生能夠得到充足的學習機會。在與其他學校老師的分享中,不少學校已安排試後或暑期回校補課,協助學生鞏固本學年所學。綜合老師的觀察,一方面學生大多明白學校為他們安排補課的原因,另一方面在情感上他們不想在這次有限的暑假中回校,始終自5月以來,他們每天已持續上課到7月,當中亦缺少外出活動機會。

在眾多學科中,通識教育科的學科性質以學生為本,旨在幫助學生認識自己,並採用議題探究的學與教方法,協助學生獨立追求知識,了解與別人、物質世界和環境的關係,培養正面價值觀及積極的態度。

故此,老師除利用學生暑假作為補課外,不妨重溫通識教育科課程文件,為學生設計一些個人戶外學習活動,使學生能夠在閒暇走出學校和家中,舒展身心。

在香港,不少地方能夠供學生考察參觀,除之前介紹過的香港故宮博物館、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等博物館外,其實香港存在不少歷史建築值得考察。簡單來說,保育方法歷史建築主要為保存、修復、活化及重建。例如中環元創方前身為警察宿舍,經活化後改建成創意中心;「甘棠第」原是商人的府第,現建成孫中山紀念館。

老師能夠就課程學習重點,以議題探究的方式,為學生設計合適的學習活動。例如:學生可自行選取上述或其他的歷史建築,結合課堂所學知識,從不同角度探討保育歷史建築的一些原因、所選取歷史建築的前世今生、不同持份者對保育該歷史建築的立場及理由、衡量對不同持份者的影響及所反映的價值觀,思考如何取捨,在不同理由之間,或在經濟、社會、環境各方面,找出平衡的方法。

從上可見,香港在保育歷史建築作出不少努力和方法,學生不但能夠從中結合所學知識,亦能明白人們不能只顧眼前利益和經濟發展,更需考慮到人類、社會、國家的福祉,有助於培養成為具識見,關心國家的公民。

魏文輝老師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

隔星期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