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十年代擁有3家全港最大夜總會的黃球在一次訪問裏解釋觸發他投資夜總會的原因。1950年黃球在汽車經銷店裏工作時,一些客戶經常向他抱怨:「香港沒有上海好,太缺乏娛樂場所,晚上想找個消遣的地方也很難。」這句話讓黃球腦子靈光一閃,於是他動用了自己的全部家當(大約1萬美元),又向幾位朋友總共借了6萬美元,開設了第一家「東方舞廳」。到了1954年,黃球又與來港定居的一班上海富豪合營,在灣仔開設了「杜老誌舞廳」。當然,向黃球抱怨的人不問而知是來自上海。

1945年,香港人口約60萬。隨着內戰、新舊政權的交替,很多新移民遷居香港,1949年就增加了近80萬人。到1953年,香港人口已達250萬,其中不少是「上海人」。在香港,「上海人」泛指包含祖籍江蘇、浙江、安徽等華東地區的族群。其他如非上海出生的,也大多在上海有成長求學經商經歷, 所以「上海人」的概念也泛指從上海來港的人。他們帶着大批資金和技術到港,經營工業、航運、金融等行業,使得香港的商貿和工業漸漸壯大起來,其中以紡織業發展最快。此外,上海電影界的大亨在香港興辦公司,永安、先施等百貨商店建立了香港分部,上海裁縫、上海理髮店乃至上海菜飯店跟隨上海人南下,在香港落地生根,香港的商界與文化精英經歷了一個「上海化」的過程。

有了一群富裕消費群的需求,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已從上海傳入香港的舞廳行業自然迅速增長,也成為高級社交場合,不少富商、政經名人主動加入「跳舞群組」。舞廳需有樂隊演奏、歌手唱歌伴舞,但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上海來的樂師和歌手人數不足應付需求,猶幸粵樂樂師早有演奏精神音樂的經驗,有能力演奏國語時代曲和歐西流行曲,可以充撐一下場面。演唱方面,本地有水準的國語時代曲歌手不多,於是把精神音樂填上歌詞,由粵曲唱家演唱,以濟燃眉之急。其後,更一進連粵曲的梆黃也「時代曲化」,打造粵曲史上曾曇花一現的「跳舞粵曲」。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