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舉

我的童年,在獅子山下長大,居住在黃大仙道的7層徙置區,推開窗戶,向北望去,就是巍峨的獅子山,望着這樣的景色,就有一股獅子山下的精神,廉租屋有一條長長的走廊,鄰居將近有100戶,這裏的小童,互相玩在一起,非常熟絡,經常約在一起,沿着慈雲山道經沙田坳前往紅梅谷燒烤野餐。

獅子山是一系列的山嶺,有9個山峰,民間相傳九龍以前有9條龍為患,所以上天派了一隻獅子下凡鎮壓。現時的八仙嶺就是收拾了其中8條龍,餘下一條則被獅子壓着在腳下,而那一隻獅子就是現在的獅子山,那麼被壓着的第9條龍就是九龍山。

獅子山為九龍和新界之天然分界線,主要是花崗岩結構;山嶺的北面為大圍、南面為樂富和黃大仙、東面為雞胸山和慈雲山、西面為筆架山(與之隔着九龍坳)。獅子山的山嶺由東至西伸展,高而狹長。其北面坡度較為平緩,但南面則十分陡峭,山頂一帶更是一片懸崖峭壁。山頂一帶約可分為3個高峰,三峰高度相若。在山的北面和西面都有正式的路徑上山,連接山頂及麥理浩徑第五段。不過部分路段較為危險。

不少人喜歡攀爬獅子山,其路徑是:由麥理浩徑第五段,走過電塔下,再經一段0.5公里的石級可到達東面的山峰。若果由九龍坳前往獅子山,非常陡峭且多亂石,相當難行。山峰上有一由漁農自然護理署豎立的標高牌。山峰的東面有一巨型的警告牌,足有一個人高,牌上寫着「懸崖危險,切勿前進」。不過,牌後的地方才是獅子山的最高點,比牌前地面的高度高出1呎左右。此外,牌後的地方亦是獅尾脊的起點,可前往石馬及傻人塔。

遊人沿山脊西走,經一小山谷後便可到達中部的山峰。在該山峰上可跟西面的山崖對望,兩峰相距大約是100公尺。如果要拍攝獅子山的壯觀景色,可以步行到竹園南村,向上拍攝,氣勢最為宏偉。

獅子山昔日有很多別名,包括虎頭山、獺子頭、駱駝山、鳳凰山、禾鐮咀山等。九龍塘以北的一個峰,昔日叫做虎頭山;而在它的西面,即大窩坪村對上的另一個山峰,叫做筆架山,古時卻叫做獅子嶺。我少年時,有一位同學,父親在獅子山腳種菜為生,這個地方叫做老虎岩,木屋林立,後來拆掉木屋重建7層大廈,叫做徙置區,改了個文雅的名稱,將「老虎」叫做「樂富」。1898年,英國人「租借」新界後,測繪人員以山頂上石頭的形狀有如一頭盤踞而坐的獅子,根據中國居民的稱呼,稱之為Lion Rock。

樂富向西走,開始有濃厚的文化氣息,先是五台山,電視台電台都集中在這裏,居高臨下,並在山上設立發射天線,整個九龍市區和港島沿海北部,都可以收到廣播。接着下來是香港浸會大學在九龍塘建校,背靠獅子山,遙望筆架山,是文昌所在,九龍塘一帶是富人的住宅區,名校林立,正與「人傑地靈」的環境有關。與貧民居住的老虎岩形成貧富懸殊的對照。這正是香港的特色。不過現時九龍城有一條街叫做獅子石道,英文名稱是Lion Rock Road,在這條街可以正望獅子山,因而命名。昔日在九龍城寨居住的居民,通常出入獅子石道,這裏確實可以向北仰觀獅子山。每當天氣轉變時,峰頂多有雲層環繞,昔日稱此景為「駱頂含煙」,另有一番景象。

居住在黃大仙、樂富的貧窮居民,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守望相助,相濡以沫,在失業的時候,互相伸出援手,借白米,用豬油撈飯,他們團結在工聯會周圍,積極分子每天收工之後,會探訪貧困的工友,向他們發放慰問金,這一個時代,是愛國力量最為龐大的時代,也是「獅子山精神」的最具體體現。

1970年代至1980年代,香港電台製作了一套電視劇集,名為《獅子山下》,內容反映了當時香港市民的工作和生活,使「獅子山」之名更加深入民心。對於全港市民來說,我們今天強調「愛國愛港」,維護「一國兩制」,應該珍重香港群眾在二十世紀中逐漸養成的「獅子山精神」──不畏艱辛,努力拚搏向上的一種生活態度。

港台製作的電視劇《獅子山下》,轉眼間已播出50年,見證了香港的變遷,開創寫實劇的先河,每集內容也見到小市民的生活故事,以及大家關心的社會議題,內裏角色就像觀眾的親朋好友,有着滿滿的親切感,雖然港台製作團隊經歷過不同年代的革新,但當中的人情味始終不變,每集劇情都帶來窩心暖意,感人催淚。

港人一直抱着「獅子山下」的精神,努力奮鬥,為下一代共建未來,而這句描繪港人幹勁心態的用語,就是出自港台製作的電視劇《獅子山下》,普羅大眾都會安坐家中收看節目,細心聆聽羅文主唱主題曲的版本,觀眾也是耳熟能詳。當年前廣播處長黃華麒構思電視劇《獅子山下》,透過住在7層徙置區「德叔」一家六口三代人的故事,反映香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小市民的生活,展現港人自強不息、守望相助的「獅子山下精神」,由於他們也是電視製作新丁,憑着內心熱誠去參與製作,甚至因為人手不足,要向新聞處拍攝組及播音組借將,一幕幕拍攝時的感人往事,湧上心頭。及後接棒的年輕編導,包括方育平、許鞍華、黃敬強、敬海林、張婉婷、羅啟銳等,繼續描述着社會不同階層的故事,拍攝手法或有不同,但當中的人情味卻是從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