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王莉 舟山報道)7日上午5點,浙江嵊泗養殖戶魏偉立正駕駛着漁船前往自家的貽貝養殖桁地,而同時在貽貝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的數字化養殖管理平台屏幕上,一個代表着他漁船的小藍點瞬時變為三角形,快速移動並逐漸形成一條軌跡。這正是當地數字化養殖管理平台的一個應用場景呈現。

嵊泗貽貝產量佔全國70%。(受訪者供圖)

據悉,浙江嵊泗作為離島,漁業養殖是當地的主要產業之一,素有「貽貝之鄉」的美譽。因海深浪急,養殖環境優越,年產厚殼貽貝15萬噸,佔全國產量的70%以上,「嵊泗貽貝」也成為中國首批受歐盟保護的地理標誌之一。

為提升貽貝養殖產量和質量,提高漁民收入,探索「數字漁場」管理模式,嵊泗縣將1.68萬畝養殖桁地、782艘養殖船隻及591戶養殖漁民戶,通過編號、配對等建立數據庫與數據鏈,結合水溫水情氣象等即時狀況,通過數字賦能打造出一個全新的智能管理平台。這個集海水監測、海上監控、無人機航拍、5G傳輸、數據分析等功能於一體的數字化管理平台,賦予養殖海區、桁地及漁船等獨一無二的「數字身份證」,實現24小時數字化監管。

數字化養殖管理平台頁面(受訪者供圖)

「船上安裝了定位,遇到船隻移錨,可以清楚地定位漁船在哪裏,也不再害怕貽貝苗種被偷了!」養殖戶魏偉立說,此前海上沒有監控,貽貝苗種一旦被盜,養殖戶不僅當年損失巨大,還會影響後一年的養殖。自該平台啟用後,海上物資偷盜案件幾乎歸零。同時,當地在整個貽貝養殖海域周邊還安裝了電子圍欄,如果外地漁船誤入圍欄範圍,平台機械人會自動撥打電話告知船主,避免損失與糾紛。自平台啟用以來,誤闖養殖桁地引起的糾紛事件同比下降了50%。

數字化養殖管理使得嵊泗漁民增產增收。(受訪者供圖)

數字管理也為科學養殖提供了依據。養殖戶黃小艷根據指導,調整了桁地內貽貝的養殖密度,將每一串貽貝的間隔設置在60厘米以上,雖然養的貽貝數量減少了,但個頭卻更大更肥,產值得以大幅提升。貽貝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工作人員應世傑介紹:「平台通過對接氣象預報數據、水文數據結合水質監測傳感器、水上和水下視頻監控,對養殖海域進行全天候動態環境監測並做出數據分析,可以為養殖戶科學化、個性化養殖提供指導。」

責任編輯: 于丁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