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效果圖。 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盧靜怡 廣州報道)隨着香港科技大學(廣州)29日正式獲批成立,粵港澳大灣區高校教育合作又邁出新步伐。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除了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大灣區內地9市還有不少內地與香港合作辦學的高校正在「排着隊」走在籌建或動工的路上,當中包括有香港大學(深圳)、香港城市大學(東莞)、香港都會大學(肇慶)、香港理工大學(佛山)等多個港澳高校在內地合作辦學。這一梯隊中,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的進展較快。香港城市大學(東莞)近日獲批籌備設立,待完成籌設工作後,將向教育部申請正式設立。

選址東莞松山湖 2023年招生

資料顯示,香港城市大學(東莞)選址東莞松山湖科學城,將開展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設立理學院、工程學院、醫學及生命科學院、管理學院共4個學院。根據公開信息,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將在2023年正式招生,計劃先行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材料科學及工程、機械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等學科專業。學校建成後計劃招收學生6,000人,其中本科生2,400人,碩士研究生2,600人,博士研究生1,000人。其教學管理按照香港城市大學的教學質量監督體系及評核標準,確保與香港城市大學的辦學質量一致。

可以看到,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的科學方向,立足於大灣區產業優勢,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對於東莞打造大灣區先進製造業中心、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先行啟動區,有着重要的帶動支撐作用。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一流大學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也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所需的人才培育,中山大學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在近日舉行的「2021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上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他認為,應該加強一流大學基礎研究,推動灣區科技創新發展,必須培養大批高水平人才,尤其是各類高水平理工人才。羅俊還稱:「高校可以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加強以需求牽引、目標導向的基礎研究,助力大灣區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