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香港文匯報資料圖片)

據環球網援引新加坡《聯合早報》23日報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前表示,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的佔比已增加,若不和中國發展貿易,不僅會付出很大代價,還會製造更多摩擦。不過他同時強調「必須保持平衡」,稱雖然相關細節還未談妥,但大方向已定,新加坡將加入美國倡導的「印太經濟框架」。

李顯龍在本月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時作出了上述表述。

環球網援引《聯合早報》報道稱,根據李顯龍新聞秘書提供的文字實錄,李顯龍總理在專訪中有相當篇幅是就中國參與亞太事務、美日在亞太的角色、「印太經濟框架」等課題闡述看法。李顯龍表示,機會和市場都在中國,各國不能不和中國做生意,並且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他說,隨着中國經濟佔全球經濟比重增加,與中國有更多貿易往來「是正常」的。「假如你說『雖然中國占很大一部分,但我不想和他們進行貿易』,那你不僅要付很大的代價,還會製造更多摩擦,並減少維護和平的機會。」

關於「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報道稱,李顯龍提到,中國一直有計劃地參與亞太地區事務,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現在也有「全球發展倡議」,新加坡支持這些倡議,也是「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的成員。「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由中國在聯合國發起成立,於今年5月9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了高級別視頻會議,60多個國家150多位代表參加此次會議。

在評價中國對地區事務的參與時,報道稱,李顯龍說:「我們認為這有積極意義,因為一個繁榮發展、參與區域事務的中國,遠比一個我行我素,不與區域其他國家好好融合、協調,並遵守同樣規則的中國來得強。如果中國失敗、貧窮和動盪,也會給亞太地區帶來很多的困難。「我們必須在世界各地尋找機遇,也必須保持平衡。」李顯龍說。

值得注意的是,談到美日能在亞太地區扮演什麼角色,以讓本區域達到更好的平衡,李顯龍表示,日本是僅次於中國以外的亞洲最大經濟體,新加坡希望與日本有更多經貿往來,以維持平衡、保持韌性,不會過度依賴任何一方。「我們能夠共榮發展、獲益於相互依存的關係,而這也會促使大家共同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與安全。」至於美國,李顯龍提到,美國曾在奧巴馬執政期間積極推進《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但因政治原因最終無法加入。在日本主導下,其他成員在2018年達成《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

報道稱,李顯龍認為,IPEF不能完全取代TPP,但表示新加坡對IPEF持積極態度,雖然相關細節還未談妥,但大方向已定,新加坡會加入其中,並設法制定一些實質和互惠互利的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