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國陸續發現猴痘病例,部分地區個案有上升趨勢。錄得3宗個案的比利時上周五宣布,猴痘患者必須隔離21天,是全球首個要求感染猴痘需強制隔離的國家。英媒亦披露一名猴痘病童病情嚴重,需入住深切治療部(ICU),當地更幾乎每日都有新個案。美國總統拜登昨日首次就猴痘蔓延發聲,強調現有個案「值得關注」,並表示正在確認天花疫苗是否對猴痘有效。世界衞生組織專家則預計,全球錄得個案近期料還會增加。

比利時的猴痘個案最早於安特衛普發現,兩名患者曾參加同一派對,還有一名患者的伴侶出現病徵。當地風險評估小組指出,感染猴痘通常很快會有輕微病徵,患者的室友及伴侶等密切接觸者暫時無須隔離,但要密切留意身體情況,免疫力低下群體、孕婦和兒童更要格外關注。

猴痘已在多地蔓延,圖為一支顯示陽性的測試劑。(路透社)

英或現社區傳播

英媒《星期日電訊報》報道指從本月6日至今,英國合共發現20宗猴痘個案,患者多為同性戀及雙性戀男性。但有一名患者據報為幼童,目前在倫敦留醫。英國性健康及愛滋病協會主席迪尤斯納普擔憂稱,猴痘在歐洲已有蔓延趨勢,英國個案或在未來2至3周「大規模增加」。英國衞生安全局首席醫療顧問霍普金斯更說,目前當地幾乎每日都有新增個案,相信已出現社區傳播。

猴痘前日亦開始現身中東,以色列錄得相信為中東首宗個案。患者是一名剛從西歐回國的30多歲男子,他的病徵輕微,正接受隔離治療。瑞士亦錄得當地首宗個案,患者據報在海外染疫,現時需居家隔離。挪威衞生部門稱,一名本月初到訪奧斯陸的外國遊客回國後發現染病,當局正追蹤當地是否有潛在患者。奧地利維也納昨日也出現一宗疑似個案。

密接為主要傳播方式

世衞指在現有非猴痘流行國家的個案中,患者多是與其他確診者密切接觸染病,病毒還出現透過性傳播蔓延的趨勢。世衞傳染病專家海曼稱,猴痘病毒出現在非流行國家屬「生物學合理現象」,不排除病毒早前已蔓延至他國,只是各地實施多項防疫規定及入境限制,讓病毒未有爆發。

不過海曼強調,密切接觸是猴痘主要傳播方式,包括照顧染病患兒的父母及醫護均屬密接,同樣有感染風險。現有分析認為猴痘蔓延較易控制,透過自我隔離及注意衞生等措施即可見效,但世衞專家還需研究猴痘是否存在無症狀傳播,確認高危群體及其他潛在傳播途徑。

醫護接種天花疫苗

由於猴痘和天花屬於同一病毒家族,部分國家開始為診治猴痘的醫護團隊接種天花疫苗。拜登便表示美方正在確認現有疫苗是否對猴痘有效。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則稱,美國擁有「應對猴痘相關的疫苗」,白宮團隊會繼續接收關於猴痘的定期匯報。

英專家3年前警告 猴痘恐填補天花缺口

蔓延全球多地的猴痘病毒引來各方關注。英媒披露英國劍橋大學及倫敦衞生與熱帶醫學院的研究早在3年前便提醒稱,猴痘與天花屬於同一病毒家族,不排除會填補天花留下的缺口。研究也警告猴痘或是「被忽視的疾病」,如今國際旅行更加便捷,全球有必要對猴痘蔓延保持警惕。

天花是一種烈性傳染病毒,僅上世紀便奪去全球3億人的生命。不過隨着疫苗問世,世衞於1980年宣布徹底消滅天花,自然界已再無天花病毒。前年在醫學期刊《疫苗》發表的研究指出,英國已於1971年暫停天花疫苗接種,現時當地只有不足三分之一人口對天花及猴痘有免疫力,人們對痘病毒科疾病的免疫力已下跌至較低水平,讓猴痘或有機會蔓延,「隨着各地停止大規模接種天花疫苗,增加對猴痘病毒、對應疾病及相關流行性學的研究非常重要。」

傳統天花疫苗多採用活病毒研製,較易帶來副作用。醫學界目前已有新疫苗用無法自我複製病毒研發,對預防猴痘感染保護力約為85%。英國專家稱當地只有一款針對猴痘疫苗儲備,密切接觸者在暴露4天內接種有助緩解病徵。若疫苗出現短缺,便要依靠隔離措施配合抗病毒藥物,遏制病毒擴散。

專家:歐美蔓延較西非快 或因性傳播

猴痘確診個案過往多在西非和中非國家,以及到過這些地區的人士中出現,但歐美國家近期相繼出現未曾到過非洲的病例,而且傳播速度快,令很多長期追蹤猴痘在非洲傳播情況的科學家感到困惑。尼日利亞科學院前院長托莫里表示,猴痘在歐美的傳播速度比以往在西非快得多,不排除新的狀況在西方國家發生,或者涉及性傳播感染。

尼日利亞每年錄得約3,000宗猴痘病例,且通常在鄉村地區發生,患者多是在接觸受感染的老鼠和松鼠時被傳染。對於英國衞生安全局日前表示,英國和歐洲大部分猴痘患者為同性戀、雙性戀或曾進行同性性行為的年輕男性,且沒有非洲旅遊史,托莫里表示,類似情況在尼日利亞沒有出現過。

不過托莫里也指出,伊波拉(又譯埃博拉)等原本不被認為會透過性接觸傳播的病毒,往往也會在出現大範圍感染並顯現不同傳播模式後,被證實可以經性行為傳播,因此不排除猴痘也會有類似性質。

歐家榮:猴痘病毒對港風險低

(記者 張弦)歐洲、美國及澳洲等地近日出現猴痘爆發疫情,至少已有12個國家通報約100多宗病例,另有逾50宗疑似個案,本港不少市民擔心新冠與猴痘病毒會否夾擊香港,而香港特區政府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昨日表示,猴痘疫情現時集中在歐洲,初步評估對香港的風險較低,正密切注視有相關情況。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亦指出,猴痘傳染性不高,加上本港有足夠隔離設施,相信傳入香港風險較低,市民無須過於擔心。

歐家榮昨日在新冠疫情簡報會上指出,猴痘最初在英國出現,暫時個案主要集中在歐洲,而根據世衞組織資料,今次爆發主要影響較年輕的男子,當中部分感染人士是男男性接觸者,病徵包括生殖器官破損,推斷猴痘可能經性接觸傳播。

抵港人士若有病徵 安排入院隔離

他又表示,本港有港口衞生措施,抵港人士若有病徵,會安排患者入院隔離,而衞生防護中心已通知醫院管理局,會保持密切溝通及聯繫,密切注視相關情況,當有個案出現時,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亦能診斷到。

何栢良昨日亦指出,猴痘是病毒性傳染病,本身並不常見,過往主要在動物間傳播,偶爾傳給人類,而今次猴痘群組個案集中在男男同性戀,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主要透過性接觸傳播,相信猴痘傳入香港風險較低,但指出若有巿民是男男同性戀者,近日又曾到過歐美,並曾與人有性接觸,則需要提高警覺。

另外,他表示美國及歐洲近年已審批了一款原先用於治療天花、屬於改良版的「牛痘」疫苗,而由於猴痘及天花屬於同一家族的病毒成員,因此相信有關疫苗對預防猴痘病毒感染有一定作用。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