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局昨日就公民科「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部分發放3份教學簡報,清楚說明改革開放概略、人民生活素質的轉變與提升,以及綜合國力的提升等學習重點的內容。 教材截圖

引用權威來源 讓學生客觀持平認識國家發展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科)課程本學年於全港中四級全面展開,而該科的第二主題「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部分,將於今年9月新學年在中五級教授。為支援課堂教與學,教育局昨日就該主題中的「人民生活的轉變與綜合國力」課題,發放3份教學簡報,詳細展示教學重點,清楚說明改革開放概略、人民生活素質的轉變與提升,以及綜合國力的提升等學習重點的內容。有關教材以有系統的脈絡,整合多個權威全面的資訊來源,再輔以大量視頻連結參考,讓學生以客觀持平的態度和同理心,關心國家的發展狀況、挑戰和機遇,增強學生對國家的自豪感、認同感、責任心和愛國心,並提升國民身份認同。◆香港文匯報記者 金文博

公民科課程由中四至中六3個年級,依次教授「『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及「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三大主題,協助學生循序漸進地認識香港與國家的關係。雖然經官方評審的公民科教科書仍在製作中,但教育局去年起已就首個主題推出多份教學材料供老師教學時參考採用。

即將在9月新學年在中五級教授「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主題,局方昨亦就當中的「人民生活的轉變與綜合國力」課題,發放涉及「改革開放概略:發展歷程及相關策略」、「人民生活素質的轉變與提升」及「綜合國力的提升」3個學習重點的教學簡報,有關材料內容豐富,分別長77、63及138頁。

過去的通識科亦包括「現代中國」單元,同樣涉及改革開放內容,然而由於欠缺角度持平、條理清晰的權威教材,隨意選材下不僅師生感到眼花繚亂無從入手,更讓別有用心者可主觀選擇偏頗內容刻意抹黑國家發展,易令學生產生負面印象,成為通識科「異化」的其中一根源。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取得公民科該3份新教材,發現有關材料能廣泛全面地收集客觀數據和事實,並引用官方資料和真實圖片等,正好撥亂反正,讓學生以正確、全面和客觀的態度,認識和了解國家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的轉變與綜合國力情況。

呈現改革開放關鍵節點

3份教材中,有關「改革開放概略」的學習重點,先透過影片和數據展示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國家的變化、發展和成就,從而帶領學生進入了解改革開放的緣起、發展歷程和相關策略,包括從需要擺脫國內經濟困境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為背景,到提出「三步走」發展戰略目標,成立經濟特區和開放沿海城市,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並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再到加入世貿組織,實施宏觀調控,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以至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和「一帶一路」倡議等,教材用各式各樣的數字、影片、圖片和資料,呈現國家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歷程及各項重要事件、策略和措施。

「衣食住行」作切入點

至於「人民生活素質的轉變與提升」部分,教材以人民的「衣、食、住、行」四大方向切入,透過展現數據、圖片及影片資料和案例,讓學生了解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素質在經濟收入、扶貧與脫貧發展、消費模式、文化教育程度、醫療保健水平、人均預期壽命等方面的轉變與提升情況,並讓他們基於客觀證據,從多角度分析國家發展脈絡,以及國家幅員廣大等客觀條件對國家發展的影響,從而提升慎思明辨能力。

客觀展現國力上升趨勢

至於「綜合國力的提升」部分,教材旨在讓學生認識綜合國力的含義,並了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文化、教育、保護自然資源、科技、國防等範疇的發展,以及它們對於國家提升綜合國力的重要性及其影響。當中,教材提到可以用經濟、國防、資源等硬實力,以及政治、外交、文化等軟實力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並以大量數據圖表、照片、影片和資料,全面且客觀地展現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整體綜合國力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