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墓的隨葬品主要為實用器物,其中最多的就是飲食用具。圖為西漢古墓中的隨葬品。 資料圖片

人類社會物質生活的基本內容「衣食住行」之中,「食」在傳統中國社會歷來受到特殊的重視。從石器時代開始,生活中飲食具有第一重要的地位已經無可置疑。不僅我們今天所看到最大量的史前遺存是當時的庖廚垃圾,而且最多的實用器物也是當時人的飲食用具,其主要原因,是一般正常的安葬形式,都有飲食具隨葬。

上世紀七十年代發現的長沙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大量隨葬品,又出土了記載隨葬品名目和數量的竹簡文書《遣策》,有簡12枚,其中一半以上都是隨葬食品的紀錄。主要有魚禽肉食饌品、主食、小食、調味品、果品及糧食等。一些貴族官僚的墓室壁畫中,有以庖廚畫面作為主題者,也是引人注意的。一般漢墓隨葬器物的構成,除放置食品的食案和餐具外,往往還有倉、井、灶的陶製模型。其動機,也是為了讓死者得到飲食的充足保證。

宋人錢易在《南部新書》中所記,當時一個皇族成員去世,在葬時,「凡壙內置千味食,……尚食所料水陸等葉一十餘種,每色瓶裝,安於藏內,皆是非瓜果,及馬牛驢犢獐鹿肉,並諸藥酒三十餘色。」可見歷代都有共同的重視死界飲食的習俗制度。古代葬儀和祭儀的隆重,也都以飲食祭奠的豐盛作為標誌。近代學者夏丏尊在《談吃》一文中,曾對中外祭祀祖先的禮俗進行了比較,發現在西方社會找不到傳統禮祭形式特別注重飲食內容,他說:他民族的鬼,只要鮮花就滿足了,中國的鬼仍依舊非吃不可。死後的飯碗,也和活時的同樣重要,或者還更重要。

「死後」的「吃」的重要,是由於「活時」的「吃」的重要。正是所謂「不但活者要吃,死了仍要吃」。他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民族的文化,可以說是口的文化。」「口的文化」,說到底就是崇重飲食的文化。對於「食」的重視,使得共同的飲食活動成為社會交往的一種重要形式。

據說商湯時代的名臣伊尹就以烹調理論說明政治主張,成就了一代盛世。說到中國傳統社會飲食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關係,著名學者錢鍾書有這樣一段文字:「伊尹是中國第一個哲學家廚師,在他眼裏,整個人世間好比是做菜的廚房。」(錢鍾書《談食》)先秦典籍《呂氏春秋·本味篇》亦記載了「伊尹以至味說湯」的故事,把最偉大的統治哲學說成是惹人垂涎的食譜。這個觀念滲透了中國古代的政治意識,所以自從《尚書·顧命》起,做宰相總比為「和羹調鼎」,老子也說:「治大國若烹小鮮。」飲食作為基本生活內容,對古代中國社會總體的全面影響,通過政治生活和飲食生活的關係,可以得到集中的反映。

◆ 羅永生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中國歷史教學及研究中心主任

隔星期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