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現邀請讀者用不多於400字的篇幅,與我們一起分享自己與書的小故事。可以是介紹最近心水的好書,回憶印象最深的一次閱讀體驗,又或是關於書店與城市的獨家記憶。題材隨意,風格不限,一經採用,小稿將獲刊登之餘,更有神秘禮物送上!有興趣的讀者即日起請將小稿與聯絡方式電郵至bookwwp@gmail.com,主題請註明「閱讀有你」。

三十多年前,我返內地買書,想買《史記》、《漢書》,但店員說賣光了,我便改買《宋書》、《南史》、《北史》、《梁書》、《魏書》等,放在鋁架背包裏,背着回港。

這三十多年裏,我搬過幾次屋,這幾十本古籍,便跟着我舟車勞頓。最近一次搬屋,竟把它們放在鞋櫃裏,實在於心不忍。後來同事說學校有個地方,可以安置它們,我便把它們帶回學校。但那個地方很少人到,又陰暗,我不忍心把它們放在那裏封塵。

今年教中四中文和文學,有一位同學,中史知識非常豐富,我問他:有興趣看廿四史嗎?他說有,我便把這些書分五次送給他。有同事問我:你的書會重看嗎?我感到慚愧,其實大多數我買的書,都未曾看過。袁枚說:書非借不能讀也。我深以為然。

現在一張公共圖書館的借書證可以借八本書,兩星期內還,如沒有人預約,最多可以續借五次。十二星期看八本書,一年有五十二個星期,即一年我們可以看三十多本書。借書證是通往知識大廈的通行證。◆文:小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