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如果不是醫院號召援港職工寫總結,龍筠玉在香港亞博館徒手給一位老伯摳大便這件事,只會在她的援港記憶中慢慢淡去,不為人所知。「三分治療,七分護理」,這在新冠肺炎病人身上尤為明顯,她覺得這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在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15名隊員中,像她這樣全程在亞博館「紅區」工作的護士達12名。病區80歲以上的長者佔絕大多數,哄吃飯、換尿片、擦拭身體、陪聊天、理髮……細緻入微的基礎護理工作,使得每一位患者順利出艙。過去50天的援港經歷,是她們對南丁格爾誓言最好的踐行。以真心、愛心和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護士們收穫了肯定和感動,也對護理職業道路有了更多的思考。

南醫三院派出的12位護士均為院內不同科室的骨幹,龍筠玉是其中10名護師(編按:職稱高於普通護士)中最年輕的一位,也是6名「90後」之一。龍筠玉和同事3月21日首次進亞博館。這裏70歲以上的老人佔90%以上,很大比例屬於生活不能自理、長時間臥床的病患。

◆ 南醫三院派出援港的都是骨幹醫護。(受訪者供圖)

哄吃飯 陪聊天

近90歲的蘇婆婆不願吃飯和喝水,也不配合治療,終日被子裹身,不搭理任何人,在場工作人員對此頗為無奈,既擔憂又心疼。查看蘇婆婆的病歷後,龍筠玉整理好病床上的被子和衣服,用粵語輕聲問「蘇婆婆,要不要喝蘋果汁?」沒想到阿婆探出被子,「嗯」的一聲應答。

得到了回應後,龍筠玉並沒有急於給蘋果汁,而是很專業地為婆婆做了進食能力評估(V-VST)。果然,5毫升水量有明顯嗆咳,血氧飽和度下降,她據此對液體濃稠度作出調整後,才讓婆婆飲用。「之後,我們又不斷陪蘇婆婆聊天,拉家常,慢慢地,她不但配合治療,還會主動告訴我們想吃什麼。」龍筠玉說。

摳大便 助排雷

4月初,亞博館收治飽和,有不同狀況的病人越來越多。一位高齡老伯連續4天沒有大便,吃乳果糖、外用通便塞、做按摩都不湊效,難受得大汗淋漓,面色蒼白。龍筠玉注意到他有腦梗塞史,這樣下去易發病,為此,她和南方醫院護士周麗華決定徒手幫他摳大便。多次努力後,嵌塞的糞塊終於排出,徹底解決了老伯的便秘之苦。

「90後」護師張婷,同樣總結了很多做法。她感覺到,在嚴實的防護服下,病人可能會有距離感,她就用「阿伯」、「阿婆」來替代名字,增加親近感。她也常探低身體,仔細傾聽,哄孩子一樣讓他們多吃飯增加營養。

來自婦產科的護師吳曉丹說,平日接觸的都是年輕產婦,到了亞博館,面對高齡老人,需要盡快適應新的溝通方法。

風險大 嚴防護

不過,近距離交流存在一定感染風險,不止一次,她與病人面對面溝通時間隔不到20公分。「雖然我們做了嚴密的防護,但其實這樣並不是百分百保險,事後想起會怕。」 蔡洪玉也有同樣的經歷,感染控制科的同事為此多次提醒他們,除了自己不能暴露,還要確保病人戴好口罩。

◆ 無微不至的工作,增加了患者信任感。圖為護師蔡洪玉給一位老伯做身體檢查和監測。(受訪者供圖)

紅區醫護人員每天要做快速抗原檢測,隔天又做核酸檢測。蔡洪玉說,每次檢測,心裏多少有些忐忑。她形容這就像驗孕,等待結果的時候,一直想着千萬不要「中招」。

護師李玲是南方醫科大學各附屬醫院亞博館工作組的7個小組組長之一。她曾作為廣東援鄂醫療隊的成員,在漢口醫院工作了54天。經歷過各種挑戰,讓她在香港的工作多了一份從容,工作更得心應手。50天的援港工作,也讓她收穫良多,對人生、對職業有了進一步思考。「我們和香港醫護人員一起工作,互相交流。印象最深的是,香港在培養專科護士即臨床專家型護士方面,走得比較靠前,這也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援港回來後,李玲也有了一個新的計劃,希望通過努力,成為一名感染控制方面的專科護士。

南醫三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王錦鴻是病區副區長,是隊內唯一的「70後」,也是15人中年齡最大的。她說,這批年輕的「80後」、「90後」隊友表現出極高的職業素養,給了她很大的驚喜。

「這些年輕人,有責任有擔當,也是愛生活的一代,我為他們自豪!」王錦鴻說。

「看到病人燦爛笑容 我心融化了」

一名「唐氏綜合症+自閉症」患者作畫送給李玲和她的同事們,表達感謝。(受訪者供圖)

除了各種應急狀況,病人也會有各種特殊的需求,護士們總是想盡辦法滿足。護師李玲所在病區來了一位「唐氏綜合症+自閉症」患者郭先生,總是不配合治療,喊着「我要飲橙汁」。亞博館並未提供橙汁,她就到護士工作站拿來維他奶和烏龍茶,這位郭先生一飲而盡。

郭先生沒有看清她的面容,但記住了她的聲音,之後能夠乖乖喝藥。李姑娘不當值時,他常站在床上,隔着窗戶向外眺望。

郭先生喜歡畫畫和塗顏色,李玲和同事們就帶來紙筆,讓他盡情發揮。問他「喜歡誰?」他很快畫出了李姑娘,之後又畫了歐姑娘、林姑娘、鄧Sir(一位男護士)。

有一天,李玲終於從酒店那裏獲得了一瓶橙汁,回到亞博館後,立即給了郭先生。「好飲嗎?」 「好好飲!」他點點頭,開心地笑起來了。

「第一次看到他燦爛的笑容,那一刻,我心融化了。」李玲說。

對病人們來說,在亞博館時間長了,多會想念親友,情緒煩躁,到了晚上,病區顯得很「鬧騰」。

「我們會坐在病人身邊,拉家常,聊過往。」李玲說,最溫暖的時候,病人握着她的手,講他們的人生故事。

責任編輯: 許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