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上海目前的國際性顯然還不如跟國際接軌的香港高,但上海勝在有人口規模和市場規模,尤其是其周邊城市、城鎮的機會和空間,予人無限的想像。

從歷史發展的軌跡看,滬港雙城,其實有很多共通之處,這也是很多到上海發展的香港人,感到比在其他內地城市生活較容易適應又感覺較平等的原因。

回頭看歷史,當上海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成為遠東的「紐約」或「巴黎」時,香港還只是南方一個被殖民統治的小城,那是英國人看中的一個貿易轉口港。

上海雖然沒被殖民統治,卻有長達近百年的租界歷史,長期由英、美、法租佔兼管理,加上後來的日本,留下很多有殖民統治色彩的建築及其痕跡,令這座城市相對「國際化」或「西化」,民眾也習慣跟老外打交道,對外人或外來文化接納性強。這一點跟香港很相似。

上海解放時,很多適應了舊制度的資本家,尤其是廠家接受不了新社會,就攜帶家眷、資金和技術來了香港,為當時尚不起眼的香港注入活力。近代香港名流包玉剛、邵逸夫、董浩雲、胡法光等都與上海淵源頗深,香港紡織業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崛起,還真多虧當年來自上海的紗廠廠家,也令這個小城添加不少上海味道。

想不到,三四十年後,香港的商家攜帶家眷、資金和技術到上海發展,又在那裏留下香港記憶,令客居他鄉的港人感到親切:比如一度成為浦西商業地標的南京路恒隆廣場,以及淮海中路上的香港廣場、時代廣場等,更少不了的是羅康瑞打造的「上海新天地」了。

這些似曾相識的名稱都令早年旅滬港人感到親切,平民化的港式茶餐廳更不用說了。我在力寶廣場上班時,跟兩位在港拍檔多年的同事,以及另外幾位在別家公司工作的前同事,就久不久到一間名為「新旺」的港式茶餐廳聚腳。

所以,滬港雙城從歷史軌跡,到人文環境,到文化背景,到人的思維方式,都是相親相近,互為交融的。但大約30年前,老上海在一江之隔,多了一個浦東新區。而老香港在一河之外,也有一個深圳特區。只是,我們對這個特區的關注度,顯然很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