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禎兆

近期熱話的Netflix動畫—《小太郎一個人生活》,有真人版及動畫版,我們也有和孩子一起看。這是關於經歷家暴後而要自己獨立生活的小太郎,身邊的人都伸出援手的故事。我們一方面以此故事告訴孩子,世上有很多小朋友也懂自己照顧自己,有這種決心是很好的,但也留意要告訴他們,大人的暴力,無論是言語上或是肢體上的,都不是因為他們做錯,或懦弱之過。

對此劇我最不滿的,是沒有更清晰表達這一點。身邊伸出援手的人,也太在意他的感受,反而不讓他知道真相,只尊重他要自強的意願,而不告訴他父親的暴力源頭,並不是因為他軟弱,而是因為父親沒有做好自己,小太郎並沒有錯。而他真正要堅強起來,是要令父親明白這一點。

雖然是漫畫,但顯然這個故事是給父母看的。日本在教育父母上很有堅持,很多故事都會在如何做好父母角色上着墨。另一齣日劇《我的家》也剛在日本上映,一個女兒被綁架,綁匪除了要錢之外,也要爸爸親自交涉,及回答關於女兒的問題。雖然只看了第一集,但感受到綁匪要直視是父親疏忽照顧的問題。

幾年前日劇《Border》最後幾集,講述一名高智重犯誘騙孩子離開媽媽,並加以殺害。他毫無悔意,反而說社會應該多謝他,因為從此父母都更會盡心盡力去看管自己的孩子了。

以上每一套作品都有不同的主題。但總有對父母說教的味道。的確,我們都沒有學過怎做父母,唯一只是從自己父母那裏學的。管教孩子及親子關係,其實從來都不只是家庭問題,更牽涉整個社會及犯罪率,父母該從什麼渠道去學習做父母?大家又有什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