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風作品中,這是武俠歷史幻想小說。 作者供圖

◆ 黃仲鳴

1950年代中期,武俠小說大興,梁羽生、金庸崛起,同期各家亦蜂擁而出,擁有讀者不少,如蹄風、百劍堂主、高峰,江一明等,但他們的名聲,俱被金梁壓下去。於今,這些作家還有幾多人記得?著作散佚,亦難以尋獲了。這班作家中,蹄風在我小學時代,已讀過不少他的作品;其中有部《猿女孟麗絲》,尤為印象深刻。其他的多已遺忘了。

蹄風,原名周叔華(1909-1981),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經濟系。但學非所用,無他,太愛舞文弄墨了。1948年移居香港,在米業商會任職秘書,工作較空閒,於是執筆為文,以蹄風筆名寫武俠小說,以「叔子」寫馬經。這兩個筆名,分屬兩領域,俱為他立下名聲。

蹄風一系列以清宮為題材的武俠小說,當年最為我愛讀。《猿女孟麗絲》講的是孟麗絲與江南八俠甘鳳池等為雍正登位出力不少;孰料雍正竟將孟麗絲迷姦,她竟成了雍正皇妃;這段孽緣,真的令人唏噓。蹄風的作品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很多已拍成電影,《猿女孟麗絲》被改拍成國語電影,由林黛主演,可惜沒有看過。

他的小說,葉洪生批他:「缺乏新文學技巧,從頭至尾都以舊式說書人的口吻『說書』……未能獲得較高評價。」這說法確是。所以他從未列為「新派武俠小說」的健將。但作品仍然「可讀」,尤其是講俠客在國家民族危難之秋,以武奮起,挽國祚之衰落。

日前翻閱舊報,在1959年10月5日《新報》的創刊上,看到他的「武道隨筆」專欄,題目是<以義報德>,大談武道精神。他說:「不論古今,能夠稱為俠士的,並不懂得武功就算。俠士的本質,除了有『勇』之外,兼要有仗義的行為,單有『勇』而沒『義』,斷不能稱為俠士。」他的武俠小說,很多已遺忘了,未知他的「俠士」有否遵循這原則。他由古的孟子、司馬遷說到蘇東坡,再說到今:

「……今日,江湖上仍然流行着講義氣,不過有分別的就是真義氣還是假義氣。凡是施恩不望報,受恩切勿忘,能做到這兩點,已是近乎俠士這一類的了。」是乎?這看似太「簡單」了。

不過,他認為,「單是一個勇字已是不容易做到,何況是江湖上要講的『勇氣』。」此語確是。「真義氣」的人,確是很少。武俠小說有義氣的俠士,確多;但相信多是紙上俠士而已。

蹄風這欄目有趣,在當年芸芸報刊的專欄中很少見。寫武俠小說的人來談「武道」,自然有賣點。

蹄風武俠小說未為評論者垂青,除了文字欠精純,結構欠嚴謹外,故事精彩亦稍欠。其實,他將武俠元素放置歷史時空中,構思一個世界出來,比諸梁羽生、金庸,亦不遑多讓;尤其是由猿哺養長大的孟麗絲,竟然成為皇妃,這更是大膽的「幻想」。而小說中的俠義,尚盼存有蹄風作品較全的研究者,應好好地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