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一向口味挑剔的美國《時代》周刊,精心挑選出了亞洲25處你不得不去的地方,中國有6處被選中,其中就有北京的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在北京鼓樓與地安門之間,有700多年歷史。南鑼鼓巷是南北走向,東西排列着8條胡同,好像「魚骨」,整個街區猶如一條大蜈蚣,所以又叫蜈蚣街。就在它後面,有一條棉花胡同,胡同不寬,沒什麼特別,是北京胡同中最普通的一條胡同,但是,走在這胡同裏川流不息的人流,有烏魯木齊、香港、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東南亞,黑的白的黃的人種,好像多不勝數的「足爪」,比南鑼鼓巷更像蜈蚣。在這條不起眼的胡同裏,蹲着一個大有名氣的學院──中央戲劇學院(簡稱:中戲)。

今年是中戲成立72周年。1950年中央政府決定在北京成立戲劇、美術、音樂高等院校,國立戲劇學院是其一。選中棉花胡同北洋政府總理靳雲鵬的宅第為校址,地方不算大,但地點好、方便。學院請來大批藝術專家做師資,個個都頂級泰斗,培養出眾多專業戲劇人才,直到文革中斷。

1977年鄧小平恢復高考,萬千被文革耽誤了的青年重進校園。我拒絕了北京人藝邀任專業編劇的天賜良機,不報考北大、師大等知名文科大學,一心要投考中央戲劇學院。中戲的辦學方針有兩條,一是延續延安魯藝的文藝方向,二是培養具備戲劇業務的專業人才,我要考的是戲劇文學系。

北京中軸線上的鼓樓是考場,作文的考題是《旅途》。之後,有了備選資格的准考生,要經過面試。戰戰兢兢走進中戲校園,考場坐着一排5位老師,當然不再是焦菊隱、歐陽予倩、曹禺、金山,而是教學正當年的譚霈生、晏學、丁洋忠、祝肇年等,這些老師各當一面,滿腹經綸。問的問題範圍很廣,多是圍繞中國文學,這對我不算太難。只記得,問到喜歡哪位詩人,我說李商隱,老師們望了我一下。

4,000多考生考入中戲戲劇文學系的只有45個,算是百裏挑一吧。我們不是正常學生,個個都有過人生閱歷和寫作實踐,班裏最年長的已經36歲,比年輕的老師年紀還大,年輕老師給我們上課都會出汗,不知座下哪一位站起來提個問題,說不定就讓老師下不了台。一班學生,一半學理論、一半學編劇,開始了4年的學習。

中戲培養出不知多少藝術驕子,有時業界相聚,一說起來,哈,都是中戲的。棉花胡同走出來的藝術精英,支撐起戲劇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