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大路之外,清晰長天亦通羅馬。作者供圖

鄧達智

首次踏足歐洲,兩個月內,先荷蘭阿姆斯特丹及荷南馬城,然後比利時布魯塞爾、西德當年首都波恩及法蘭克福慕尼黑、法國巴黎及地中海沿岸、英國倫敦劍橋牛津、奧地利薩爾斯堡及南奧Klagenfurt、意大利翡冷翠及龐貝,尤其羅馬!

那時17歲;在此之前不夠一年,首次踏出家門,踏上北美土地,無論所謂加拿大最大城市多倫多(相比香港簡直小巫見大巫,縱使當年),或至具法蘭西風情滿地可及或魁北克,又或筆者當時上課的古都兼歷史名城Kingston,雖然城市風貌不及香港,但建築普遍宏偉的教堂——西方人文過千年的宗教維繫,不論都會還是城鄉,往往位於地域中心,教初出茅廬的東方鄉野小子,不禁投下着眼點,立下一道奇光異彩,每到新地方必探除了教堂『天』,便是露天菜巿場『地、民間』)。

八百多年荷南古城Maastricht馬城條約的馬城中心,擁有Flemish風格堅實幽深廣闊教堂多座,教人目不暇給。

一步一步;比利時法語區布魯塞爾的教堂跟荷語區完全是另外一種誇耀風格,但跟再南下2個小時的巴黎相比,Olala即變鄉鎮!

從荷蘭及比利時南下,自城北入巴黎,未至偌大古董巿場Clignancourt,老遠望到體態宏偉位於蒙馬特山白色聖心教堂(老派巴黎人眼中,只是一座吸引遊客的俗艷建築物),真正的藝術巨著是你可以放棄巴黎鐵塔,錯過參觀等同罪過的巴黎聖母院(需時半天吧,單單表面……)。一些年後,對巴黎稍稍認識,心儀卻是歷史更悠久,靠近Cite小島路易菲臘橋的修道院Eglise Saint-Gervais 。

藝術水平而言,倫敦聖保祿教堂或西敏寺難與巴黎對手匹比,從歷史角度及建築風格審視無論如何都是不可錯過的大家風範。住倫敦期間,鍾情西八區,Kensington Church Street及荷蘭公園站背後小山上,皆備樸實無華卻讓人流連,名氣不大然而氣氛寧馨的教堂。

火車未入城,無須似白色聖心教堂建上巴黎蒙馬特山放射迷魂招數,米蓋蘭基羅的不少設計及聖母百花大教堂(一般人稱為D'UOMO主教堂)的圓頂及塔頂,已經穿透翡冷翠的天空,於偌大天穹之下向你招手。同樣,歲月教誨,每次再回翡冷翠,選擇住到比較安靜,Arno河的左岸,靠近外表無半點修飾,只餘一道大白牆Santo Spirito聖靈教堂及其前地廣場。

Roma!Roma!羅馬!羅馬!

不止喊一聲,說起羅馬,必然要喊,起碼兩聲,以示壯觀。

長靴形的意大利國,立國不過200年,過去為數眾多城邦國,曾經分分合合打生打死,南北文化大不同;然而羅馬卻屬於所有說意大利語的子民,加上天主教中心梵蒂岡,羅馬着實屬於普天下天主教徒,另加深厚文化作為着眼點,羅馬實實在在屬於世人。

是她無處不在的宗教建築,還是經歷千百年來打造了天人合一的外貌之餘,上天下地飄浮着濃厚的聖靈氣場,不理閣下是否信徒,人到此間定當感受到揮之不去的氣場。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