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輝 著名經濟學家

今年以來,為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和收益,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熱情高漲。據清暉智庫統計,截至2月15日,年內已有569家上市公司利用閒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合計購買金額逾1,7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A+H」上市券商中信証券購買的理財產品金額最大,高達80億元。總體來看,銀行理財產品、定期存款深受不少A股上市公司的喜愛,購買金額合計均超過100億元。需要指出的是,結構性存款備受上市公司高度青睞,合計購買金額超1,000億元。

據筆者了解到的信息,結構性存款一般是保本但不保息,其收益都有一個浮動區間,比如2%-4%,滿足相關條件就會獲得上限4%的收益率,所以比較受歡迎。從實際收益率來看,由於最近兩年市場利率整體走低,所以結構性存款的整體收益率也走低。

短期購買具可取之處

根據媒體記者梳理,上市公司年內購買的理財產品包括券商理財產品、定期存款、結構性存款、通知存款、信託、逆回購、私募等。其中,結構性存款備受青睞,佔比約七成。從購買產品的期限來看,上市公司購買的理財一般以1年以內的中短期產品為主。

對此,筆者認為,上市公司通過IPO、增發等募集資金之後,一般不會立即都投入到相關項目中,在遇到大額募集資金閒置時,購買一些銀行理財產品是可以的。當然,前提是購買理財不影響主營業務發展且主要為低風險類保本產品。

總體來看,上市公司短期內選擇理財產品具有一定的可取之處,只要不違背相關證券法規規定就無可厚非,若疏遠主業過度投資理財,或者把理財作為長期性投資,這種投資行為並不可取,此舉可能會把主業給荒廢了,不利於上市公司長遠健康發展。

理財產品非絕對安全

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並非穩賺不賠。實際上,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資金最終卻流向了信託計劃,而近年來頻頻出現的信託計劃延期兌付、債券違約等狀況,說明上市公司投資理財的風險亦不容忽視。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在購買理財產品時,還有可能遭到騙局。2018年9月,中國安徽省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合肥美的冰箱被騙3億元理財的案件。美的此前於2017年6月發布聲明稱,子公司合肥美的電冰箱有限公司在2016年3月份購買的10億元理財信託產品中遭遇詐騙風險。身為一家市值超五千億元的上市企業,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也會遭到詐騙,令人大跌眼鏡,凸顯出上市公司購買理財並非絕對安全。

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著有《強國提速》。 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