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俊威)新冠病毒確診個案持續增加,香港昨日新增142宗確診個案,121宗屬本地感染,當中31宗源頭未明,是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最多,患者遍布港九及新界共11區;而昨日初步陽性個案約有160宗,亦是新一波疫情的單日新高。香港衞生防護中心相信,社區存在多條未被發現的傳播鏈,而Omicron變種病毒的傳播可以幾何級數上升,未來每日新增個案或數以百計,加上農曆新年聚會後出現多宗家族群組爆發,呼籲市民盡量留在家中。有專家亦指出,疫情正處於上升軌道,憂出現海嘯式爆發,需加大及加快社區檢測和污水監測等。政府昨晚指出,正考慮進一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 

31宗不明源頭確診分布(年初三)

新冠疫情嚴峻,特區政府昨晚在兩區進行圍封強檢。屯門大興邨興平樓因發現數宗涉及變種病毒個案,居民需要在今日凌晨1時前接受檢測,預計今早7時解封;大埔安慈路昌運中心富昌閣、貴昌閣及榮昌閣則因有污水樣本呈陽性而被圍封,居民要在今日凌晨零時前檢測,目標同樣是在今早7時解封。

Delta病毒疑佔15宗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日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昨日新增121宗本地個案中,有15宗懷疑感染Delta變種病毒,其中13宗與早前的黃大仙彩雲(一)邨及(二)邨長波樓、玉宇樓、明麗樓等相關,餘下2宗屬源頭不明個案,患者分別居住彩雲(一)邨時雨樓及上水太平邨平易樓。

年初三疫情簡介

另外29宗源頭不明個案遍布港九新界9區,新界的沙田、大圍、馬鞍山、大埔、上水、元朗、天水圍、葵涌及馬灣均有人染疫;九龍則以慈雲山佔最多,黃大仙、藍田、深水埗、紅磡及土瓜灣等區也有人確診;至於港島則有2宗個案,患者均居住北角,包括山上豪宅寶馬山花園二座。

港安醫院清潔工中招

張竹君表示,確診個案中有6人為清潔工人,大部分沒有病徵或只是喉乾或喉痛,在恒常檢測時被發現,而他們分別在沙田科學園、中環置地、荃灣港安醫院、慈雲山慈康邨及屯門等地點工作,其中一人在大圍新翠的餐廳處理污水。她認為清潔工數字增加,部分原因是由於附近有確診個案,加上工友越來越重視個人檢測,隨着檢測變得方便,因此增加檢測次數,最終令更多個案得以發現。

◆屯門大興邨興平樓昨晚圍封強檢。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她又指,見到團年飯群組開始出現,不少個案涉及家庭在農曆新年聚會,「家庭群組多是食團年飯,例如幾個家庭到父母家中聚會」,她希望公眾在現時疫情嚴峻時留在家中,若無必要不要外出聚會,或有太多其他活動,避免家族群組爆發,因病毒會人傳人,更可經空氣傳播,需要大家合作才可遏止疫情。

她直言:「多宗個案均徵狀輕微或無病徵,相信社區有很多傳播鏈,有些個案未被發現。以現時趨勢看來,不斷會有暫時找不到源頭的個案,因根據外國經驗,Omicron的傳播可以幾何級數上升,故未來比較擔心有機會愈來愈多個案,可能有數以百計或者更多,對香港醫療設施造成負荷。」她又指出,現時本港的流感活躍度很低,如有傷風、感冒、喉嚨痛、頭痛、發燒等病徵,屬新冠的情況較常見。

多條隱形傳播鏈活躍

特區政府昨晚再特別發稿,強調本港疫情發展非常嚴峻,過去一周新增源頭未明個案由6宗攀升至31宗,累計源頭未明個案逾百宗,遍布各區並涉及不同行業,同時病毒污水監測驗出陽性反應的樣本數目亦由11個增至21個,同樣遍布全港,多方跡象顯示葵涌區大型社區爆發受到遏止,但多條社區隱形傳播鏈活躍,有蔓延全港各區及持續增加之勢,情況令人憂慮。政府會密切監察疫情發展和檢視情況,考慮進一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包括將更多處所納入規管範圍、收緊公眾地方群組聚集的限制等。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昨日則在電台節目表示,疫情正處於上升軌道,目前防控措施未足以控制疫情,若情況持續,很可能短期內個案上升速度會愈升愈快,有機會出現海嘯式爆發。他促政府訂立中期指標,包括呼籲市民未來一兩周減少外出,並加大加快污水監測,以及加強社區檢測能力,包括提供方便的深喉唾液檢測包及快速測試套裝,一旦驗出陽性個案,政府部門必須盡快跟進。

他認為,香港要再提高長者及院舍接種率,建議政府提供誘因,例如向接種疫苗的長者豁免院舍收費,或發放多一個月生果金等。

年初三疫情簡介

確診個案:142宗

‧輸入個案:21宗

‧本地個案:121宗

‧源頭不明個案:31宗

‧疑涉Delta病毒:15宗

初步陽性個案:約160宗

部分本地感染個案

‧元朗水邊圍邨有上下層單位出現2宗確診個案

‧葵涌安蔭邨豐蔭樓林護長者之家一名護理員確診

‧馬鞍山時代冰室2名員工確診

‧佐敦莊士倫敦廣場新新酒樓4名員工確診

‧紅磡街市地舖回味鮮魚2名員工確診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俊威

責任編輯: 李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