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征

我居住的下沙由一條高架分割成兩個區域,一塊是大學城南、一塊是大學城北。城南相對比較熱鬧,有很多大學。城北以前是荒地,只有在與海寧交界的地方有一個Outlet。

昨天去那邊看朋友,才發現此處現在已經蓋滿了大樓。不過它顯然是一個純住宅區。所有的房子儘管被圈在不同的圍牆當中,起了不同的名字,可在本質上它們都一樣。這些名字無非代表着它們的承建商不同。這讓我想起了《光榮與夢想》當中描述的戰後美國,當時美國多了很多退伍軍人,他們沒有工作技能,卻得養家餬口,於是應運而生了一家萊維特父子公司,這公司把賓夕法尼亞城郊全都買了下來,並按照統一的規格建成房子,銷售給那些收入微薄的人。

這些房子修建的速度奇快,為了便於管理,它們的物業也採用軍事一體化行動。比如,周一是洗衣日,周日不得晾曬,花園都得修剪整齊,樹木相隔必須28英尺。雖然如此,可是由於價格便宜(不到1萬美元),很多人都遷居在此了。這種模式成功之後,一下子席捲了美國,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美國遠郊生活就是這麼來的。

大學城北也是這樣的社區,只不過它沒有像美國那樣把房子都建成帶有花園的洋房。為了節省成本和吸引住戶的雙重需要,他們會事先準備一套話術。在此處還空無一物的時候,銷售人員會指着一塊空地說:「這裏將建成商場,那邊是學校,離地鐵多遠。」這種理想生活幾乎是觸手可及的。

不過大學城北的規劃有一點比花園洋房好。那就是它客觀上造成了人口集中。在這裏,所有的小區都鱗次櫛比,它們離中間的一個大型商業綜合體都不遠。這座綜合體有兩棟大樓,一棟叫和達城,一棟叫做圈圈裏。中間只隔一條馬路,依然沒有什麼本質差別。有電影院、星巴克、肯德基、物美(一家連鎖超市)、足療店、飯店等等。它完全是從那些成熟的社區複製而來的。儘管毫無特色,可一應俱全。在住戶集中居住的情況下,它沒有像美國遠郊洋房那樣不方便,無須驅車很久才能到達鎮上。因為人多,這些店舖會逐漸迎來一定數量的穩定客源,令他們的生意可以維持。更何況,在大學城北這個居民社區,還有一項別處沒有的實惠,就是他們靠近Outlet,只需要步行約1公里多,就可以買到便宜的名牌衣物。

這種生活幾乎是很理想的,不過我沒親見。我去的時候是周一早上,居民都去上班了,這裏人不多,車也不多。清晨的霧氣在冬雨當中升騰,使它顯得在若不在。然而在周圍轉悠了一圈之後,我立刻感受到了一種叫做生活的主題。想像着華燈初上,倦鳥歸巢。人們會就便去超市買個菜,然後吃飯、看電視,或者出門散步。遇到的人也都是悠閒的。白天的冷清似乎還在,可終究是逐漸暖起來了。

像大學城北這樣,一種生活便利的規劃要聚集很多人。可如此龐大的人口,需要同等數量的工作崗位,以滿足源源不斷的收入需求。競爭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會加劇。這便產生一個悖論。要舒適生活,就要高度競爭。要高度競爭,就喪失了舒適生活。在這種悖論下,這個世界便顯得有些無奈。回顧一下美國,儘管與我們規劃相同,他們卻散居,這種規劃唯一的條件就是家用轎車。從這一點來說,科技是改變物質生活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