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 火

《明報月刊》創辦到今天,已有56年歷史,是海內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文化雜誌,讀者主要是知識界、受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海內外大學圖書館、漢學研究機構。《明報月刊》在文化交流和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播起着巨大的作用。

還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最初的傷痕文學、陳若曦寫的如《大青魚》、《尹縣長》、《耿爾在北京》等,都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在《明報月刊》發表的。至於聶華苓《桑青與桃紅》在台灣《聯合報》連載,因政治原因被腰斬,也是後來在《明報月刊》全文登載的。

此外,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在內地的無名氏(卜乃夫)輾轉託人把《金色的蛇夜──續編》帶來香港,於1979年9月至1980年5月在《明報月刊》連載。

我曾在內地的文化研討會上談到香港文化雜誌,凝聚了一大批海內外知名作家、藝術家、文化人,它們之可以生存,都是以極少的人力資源和盡量少的經費來經辦的。內地的行家聽到香港文化雜誌人員只有一二個或三四個,都嘖嘖稱奇,認為是不可思議的。但是,這種不可思議的事卻在香港產生了,文化在商業社會大石擠壓下,尋縫覓隙地在大石下探出頭來,令人驚異不已!

香港的中資出版社如三聯書店、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等,出版不少內地文化人和作家的作品;當年美國駐香港領事館及美國新聞處,是美國在遠東投下最多資源的官方機構。美國新聞處轄下的今日世界社和友聯出版社,翻譯出版了大量美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作品,其中翻譯了大量美國當代作家為主的文學作品,他們聘請了一些香港的知名文化人如戴天、董橋等主其事,並凝聚一批知名翻譯家如夏濟安、思果等等。這對香港人,和通過香港這一橋樑輾轉傳到的內地讀者了解西方的文學思潮和文學作品,起過積極作用。

1986年,由內地出訪美國的第一個作家代表團,是當時中國作協黨委書記馮牧帶隊的,其成員包括張潔、蔣子龍、馮強等等,就是經過香港轉飛美國的;還有後來包括當時中國作協主席鐵凝等作家代表團赴台灣訪問,由於兩岸仍未通航,來回台灣也是經過香港,他們經香港都是安排由香港三聯書店負責、由我具體接待的。

1979年,轟動中外的海峽兩岸作家因政治隔離30年後、在美國愛荷華第一次(自1949年後)相聚,內地作家蕭乾、畢朔望來回路程,也是經過香港轉美國和返北京的。其後艾青、王蒙、丁玲、吳祖光等等,都是以香港為中途站的,也是由我出面接待的。

兩岸未開放三通前還沒有直航期間,兩岸的作家和文化人也是通過香港這一樞紐的。 (大灣區的一扇國際文化窗口,之四)

更正:上期本欄《碩果僅存的文化雜誌》圖片說明,「左為紫荊雜誌社長楊勇」,應為「右為紫荊雜誌社長楊勇」,特此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