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昨公布,2021年中國GDP增長速度達8.1%、突破110萬億元人民幣大關,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內地經濟連續兩年取得超預期不俗成績,前提、基礎在於有效控疫,經濟復甦的勢頭受疫情干擾較小。這個經驗啟示本港,必須堅持嚴謹控疫、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才可分享國家經濟增長的機遇,在貢獻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推動本港經濟穩健發展。

在疫情威脅不斷、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增強的內外挑戰下,內地GDP連續兩年超百萬億元人民幣、兩年平均增長5.1%,且在經濟增長率、就業、物價、國際收支四大指標仍取得超預期的成就,證明內地經濟發展韌性強、潛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標誌着內地經濟在後疫情時代繼續復甦,良好發展的起點較高。

內地經濟取得不俗成績實屬不易,有效控疫、防止經濟復甦受疫情衝擊,正是關鍵原因。內地堅定不移實施「動態清零」抗疫政策,確保工廠順利復工,沒有陷入國外為求經濟復甦而放鬆防疫、結果疫情反彈經濟復甦更難的惡性循環。有了疫情可控平穩的前提和基礎,內地完整產業鏈、強大製造能力保就業、振經濟的效用充分體現。2020年中國成為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增長達2.3%,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超過預期的6%目標、達到8.1%,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名列前茅,且實現了較高增長和低通脹雙重目標,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僅溫和上漲0.9%;去年新增就業達1,269萬人,全年失業率5.1%,就業狀況超過預期;去年外貿進出口達到創歷史新高的6萬億美元,年末外匯儲備餘額保持在3.2萬億美元以上,中國成為引領世界經濟復甦的最強大引擎。

雖然去年第四季度,受內需下滑等因素影響,內地經濟增長放緩至4%,但中央先行整頓房地產市場,解除債務風險,治理教培行業,破除電商壟斷,強調共同富裕,長遠可以為中小企創造更好經營環境,減低居民負擔,釋放消費力,加上內地宏觀政策釋放寬鬆信號,經濟前景樂觀可期。

相比之下,歐美走「與病毒共存」之路,造成疫情大面積爆發,經濟復甦受疫情反覆拖累,供應鏈因疫情受阻推高通脹水平,如德國2021年第四季度經濟萎縮0.5%至1%,可能出現疫情時代第二次衰退;美國經濟12月製造業產值意外下降,12月零售出現10個月最大降幅,且2022年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低於預期,年度通貨膨脹率更達7%的近40年高位,美聯儲將不得不加息遏通脹,為世界經濟復甦和金融市場穩定帶來不明朗影響。

內地經濟保持穩健增長,向香港樹立示範,堅持「動態清零」不鬆懈是復甦經濟的不二法門。本港只有加大力度控疫,本港消費市道、各行各業運作、市民就業才能恢復正常,並且早日與內地實現免檢疫通關,為本港經濟注入更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