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沛良 立法會議員

2022-2023年度財政預算案現處於公眾諮詢階段,當局歡迎社會不同界別代表提交建議書,聆聽不同持份者的意見。近日,筆者與一眾立法會議員通過視像方式會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反映市民聲音,表達業界相關訴求,冀當局能夠積極考慮,與全港市民共渡時艱。

現時,Omicron變種病毒在社區迅速傳播,爆發第五波疫情,多個處所被關閉,各種社交距離措施至少實施到農曆年初三。本港不少行業、企業面臨「手停口停」的衰退境地。如何盡快穩定疫情,並積極有效運用及投放資源,對受到衝擊的各行各業作出適當支援,使香港經濟盡快復甦,是當局未來工作的重中之重。

儘管部分受影響的行業、處所及人士可在第五輪防疫抗疫基金獲發短期資助以解燃眉之急,但長遠來看,如何真正有效紓解民困、振興經濟才是二月份即將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應考慮的根本方向。我們必須要科學合理地善用分配公共資源,以確保在政府財政的可持續性下,盡可能地兼顧到各行各業利益,回應社會民眾訴求。正如財政司司長所言,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理順不同需要的先後緩急,如何有效平衡及善用分配資源,是整份財政預算案的起始點。

首要推動經濟改善就業

筆者認為,在財政預算案制定實施的過程中,當局應積極考慮以下四點。

一是設立專項發展基金推動香港支柱產業轉型升級,尤其是在金融服務業,例如在跨境保險互聯互通、保險產品創新及運營管理方面以提升香港保險業競爭力;二是精準扶助、加碼扶助受疫情衝擊從未復甦過的行業,以及因封關長期處於冰封狀態的行業,如旅遊業及跨境運輸等;三是為中小企提供更多支援,幫助中小企向遙距工作模式轉型,穩固香港經濟根基;四是根據政府財政狀況,考慮繼續為合資格的18歲以上香港永久居民派發3,000至5,000元港幣不等的電子消費券,進一步推動消費,改善就業。

是否再次向全民派發消費券,是社會大眾特別關心的議題。如今宏觀經濟和疫情難以在短期內逆轉,香港經濟增長只能靠刺激本地消費帶動。事實證明,港府於去年首推消費券計劃後大受歡迎,不僅令市民受惠,亦令商戶受益,更集中帶動了本地零售氣氛,也推動市民使用電子支付平台的習慣,為香港經濟下一階段的發展,賦予更大動能。派發消費券效果比派錢更高,當局應再次考慮推行。

條件允許可再推紓困措施

因應本財年政府賣地收入及相關印花稅收入增加,樓市及股市交投暢旺,政府庫房實際支出也較往年預算少,國際知名會計師事務所近日估計,2021-22本港財政年度赤字較政府原預測數字少達80%。財政司司長在新一屆立法會首次財委會上亦表示,去年全港經濟增長有望達到6.4%,財赤或遠低於原本估算,間接佐證了本港財年表現良好。所以,如政府財政資源允許,可以再推出一次性紓困措施,刺激本地消費以帶旺市道。

誠然,香港發展仍面臨諸多深層次矛盾,社會不同界別訴求不一,雖然財政預算案不可能做到所有界別都滿意,不過當局在制定政策及推行相關措施時,如能做到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困,讓普羅大眾受惠,既有參與感,亦有獲得感,筆者相信即使再大的困難也可逐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