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跑步時在灣仔海濱所拍攝的圖片。作者供圖

趙鵬飛

2021年聖誕節早上,從堅尼地城跑到維園,再跑回堅尼地城,正好21公里,年度最後一個半程馬拉松完成,手機上的運動App也瞬時發出提醒,我人生的第一個1萬公里跑步紀錄誕生了。沒有比這更好的聖誕禮物,也瞬時實現了年初預訂的目標。

我一直有個執念:跑步和閱讀,是平淡人生裏不可辜負的兩個習慣。在所有運動裏,跑步是一項最簡單又最孤獨的運動。跑起來之後,拋在身後的距離和拋在腦後的煩惱,愈來愈遠。沒有10公里解決不了的惆悵,如果有,就再跑10公里。

我的跑步起點,始於要給家裏的小朋友立個榜樣。那時候,剛剛初中畢業的小朋友,被父母送來和我一起過暑假。看着少年陽光卻愛睡懶覺,便鼓勵和督促他,不如我們早起出門去跑步。要求別人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須也要做到,教育小朋友尤其如此。就這樣,從家附近的湖邊慢跑,拓展到附近森林公園裏比拚速度,一個暑期下來,天天早起跑步的我們,從跑2公里氣喘吁吁,成長到了跑5公里,只是汗濕衣衫。送他搭高鐵回去升讀高中,在車站閘口,我們擊掌約定,要把跑步的習慣堅持下去。

跑步第一年,常年伏案工作所致的腰酸背痛頸椎僵硬,全部消失了。跑步第二年,沾到枕頭就能睡着,一夜無夢的深度睡眠,夜夜相伴。跑步第三年,年度例行體檢的報告裏,所有指標都顯示正常。跑步第四年,堅定和從容像耳旁拂過的晨風,很容易便治癒了被現實戳傷的心。跑步第五年,一次跑完10公里汗都不太會出了。跑步第六年,1個小時12公里,氣息平穩步履輕鬆,跑完之後,漫步在港島南區的山海之間,蕩胸生層雲,平靜和滿足在一望無際的視野綿延。跑步第七年,身體上的輕盈感猶如蜻蜓的翅膀,細微的震顫便能煥發出巨大的能量,行動上的自律,更像是完成了一次蛻變。

與跑步長相廝守的,便是閱讀。大學畢業吃散夥飯,臨別了,班主任嫣然一笑,送給我們一句囑託,不管以後工作生活多忙,一年至少要讀10本書。生活的真相和人生而有之的惰性,結結實實給了我一個理據充分的台階。當表述方式上的枯竭,在一次人物採訪後不期而遇的凝結遲滯時,不知不覺間中斷了的閱讀習慣,決心跟跑步同時重新回歸。人生的不完美,社會制度的不完善,國家治理機制的不健全不理想,正是我們要孜孜不倦努力的目標和方向。書讀得愈多,愈明白天下責任之重大。就比如我很反感躺平這個詞,對現狀不滿意對生活不滿足,那就不要只是停留在抱怨和牢騷。從我做起,去改變它去完善它。腳踏實地幹事的人,再怎麼被讚美都不為過。

2021年12月30日,合上枕邊那本花了一整年才讀到最後一頁的書,去年初預設的兩個小目標,就此全部實現。和我一起開始跑步的小朋友,恰好發了訊息過來。2021年大學畢業的他,工作上的事情剛有了些眉目,卻被困在一場嚴峻的疫情封城裏。對未知生活的不確定讓他有些焦慮,對重新恢復正常生活秩序的期盼,也和我一樣,跨過2021年直接進入到了2022年。我回覆他,只要閱讀和跑步的習慣仍在,生活就不會被白白辜負。

新年伊始,我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