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擅用左手繪畫。 趙臣 攝
●陳偉認為,藝術家的最高境界就是表現自己的內心。 趙臣 攝
●《寄彩》
●《北冥》
●《釋馬》
●《披紅》
●《禁錮》入選全國第八屆工筆畫大展。
●《色相》
●《灰色劇情》獲全國第九屆工筆畫大展優秀獎、最高獎。
●《落寂》

「當你被藝術作品感動,並為它心動的那一刻,你就看到了創作者的靈魂。」對於當代中青年畫家陳偉來說,這就是他繪畫創作的初心,將自己的內心剖出來,藉筆墨展示給世界。作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畫院特聘畫家、合肥瑤海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陳偉尤為擅長工筆畫和中國畫。他筆下的人、動物和景,在凝練中國畫傳統技法之時,又融匯了西方繪畫中色彩的絢爛,時而用線精美,時而用筆稚拙,他繪畫全憑內心。亦如他說,要在繪畫藝術中一意孤行,自己做主。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趙臣 合肥報道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初見陳偉,內斂而敏感,不善言談的他更喜歡將自己的情緒藉由繪畫來表達。從農村走出來的陳偉,學畫之路坎坷而艱難,他直言繪畫對農村孩子來說是尤為奢侈的,尤其是需要大量金錢和時間的付出。好在父母一直支持自己,也因此這20多年來,他一刻未曾鬆懈,一頭扎進繪畫的世界裏,不斷顛覆自我,並試圖突破傳統格局的束縛而傾力探索着。

幸遇恩師提攜 20餘作品入國展

1979年,陳偉出生於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的一個小山村。兒時的他就喜歡畫畫,他會一邊放牛,一邊用樹枝在地上塗鴉。臨摹年畫,繪小人書,靠着對繪畫的興趣,陳偉從未停止描繪他心中的天馬行空。直到22歲,陳偉才在哥哥的推薦下,來到由安徽眾多書畫名家創辦的黃山書畫院,開始系統學習畫畫。素描、書法、中國畫,在那裏,陳偉如同一塊海綿一樣瘋狂吸收着老師們教授的繪畫技法,他也第一次學到了畫畫要如何用筆,怎麼布局。

跟班裏的其他同學不同,為了能專心學畫畫,陳偉把工作辭了,由於沒了收入來源,他租最便宜的房子,將生活成本壓到最低。沒錢吃飯,他就從老家揹來大米,配着家裏做的醬菜果腹。沒錢買畫紙,他就用筆蘸着水在水泥地上畫,從最基礎的梅蘭竹菊開始,每天畫掉一盆水,不斷精進自己的各種繪畫技法。

回看學畫之路,陳偉表示自己文化底蘊薄,當時思想也不成熟,有幸遇到恩師王仁華,給他在繪畫之路指明了方向。「王老師的繪畫理念是崇尚世界的藝術,眼界開闊,他會教我學習傳統但不要拘泥傳統。」王仁華很少評價陳偉的繪畫技法,更多的是在繪畫境界上給他指引。有了王仁華的點撥,加上陳偉的勤奮,自2004年起,陳偉的繪畫作品便開始在業界嶄露頭角。作品《灰色劇情》獲得由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第九屆工筆畫大展優秀獎、最高獎,包括中國畫作品《三月荒涼》、《十三月》等20多幅作品相繼入選各大全國性畫展,多幅作品獲最高獎,他的繪畫創作也一發不可收拾。

畫風「結殼」尚早 意在人性探索

2017年前後,正當外界看來陳偉的繪畫之路走得順風順水之時,他卻停了下來。「之前可能是無知者無畏,學的越多對繪畫藝術就越發敬畏。」陳偉發現,簡單的「符號風格」只是所謂的新潮,成不了經典,自己原有的繪畫方式已無法滿足內心情感的釋放,他開始了一輪又一輪新的繪畫方式的嘗試。「這個過程是極其痛苦的,需要不斷將自己原有的繪畫風格打破再重塑,再打破再重塑,不斷重複。」陳偉看到太多畫家被技法所困,於是他嘗試將自己的繪畫技法歸零,並學着打破規則,嘗試體會繪畫創作的本真。

陳偉選擇了具有個體化、抽象性的藝術表達方式,並將自己入了畫,將自己內心的各種情緒藉由畫中事物去表達。由此,他相繼創作了中國畫作品《封侯》、《倦雲》、《落寂》等,孤高、清冷、蕭索,畫中種種,明明是另一個自己。而後,他又大膽地將西方繪畫中絢爛的色彩引入中國畫創作中,並藉由黃色、藍色、橙色等明亮的色彩表達內心。

陳偉的畫,看一眼便讓人印象深刻,他的畫與世無爭,甚至有時刻意闢開一處空間只留給自己,乾淨、質樸、內斂,如同他的性格。陳偉認為,藝術家的最高境界就是表現自己的內心,如今他依舊在繪畫創作的各種十字路口徘徊着,掙扎着。陳偉說,作為一名中青年畫家,他不想這麼早就「結殼」,即固定自己的繪畫風格,他依舊會不走傳統路,不走尋常路,不斷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