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台地底有個地下密室,用來量度地震。
影片截圖

在1910年代的後期,天文台已經意識到,需要用地震儀探測地震。在1921年,第一台地震儀運送到天文台,而為了減低環境噪音的影響,從而提高探測能力,天文台就在總部地下6米興建雙層地窖,放置地震儀。透過探測得來的地震波,一有地震就知道。

其實天文台不單有這個地下密室,因為探測站越多,所探測到的地震就越準確。天文台在2010年開始,就在西半山寶珊道的隧道內放置一台寬頻地震儀,這個站亦是全球地震台網的地震站之一,現在的儀器無論遠近的地震都可以監測得到,可以說是無遠弗屆。

香港位於歐亞板塊內,而非處於板塊邊緣,所以香港很少會發生地震,但在附近發生的地震,香港有時也會感受得到震動,平均一年一兩次,絕大部分震感都很輕微。至於最厲害的一次地震是在1918年,在汕頭發生的強烈地震,當時香港都有建築物外牆損毀。

香港的有感地震,震中多數在境外,例如台灣、南海北部等。天文台儀器收集得來的數據會傳送回天文台,再收集世界各地地震站的數據,就可以知道地震發生的地點、時間和震級。

這些數據一點都不秘密,因為現在全球6級或以上的地震,在地震發生後約八九分鐘,就可以在Twitter和微博看到由天文台電腦自動發出的地震速報,大家關注了嗎?

●香港天文台(本欄以天文台的網上氣象節目《氣象冷知識》向讀者簡介有趣的天氣現象。詳請可瀏覽天文台YouTube專頁:https://www.youtube.com/user/hkweather。 )

隔星期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