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發大聯盟」主辦 51人全出席 抽籤決定議題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主辦的「2021年立法會換屆選舉·選舉委員會界別候選人論壇」於昨日下午舉行,該界別51名候選人全部出席,分為13組辯論,每組3人至4人,每人有4分鐘發言時間,先進行政綱簡述及自我介紹,然後就不同議題論述和總結,議題從大會早前向候選人發出的15題中抽籤決定,包括如何解決通關問題、應否輸入外勞及推出鼓勵生育政策等不同層面,各候選人各抒己見,為港出謀獻策。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第一組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政府應否設立獎勵生育的政策?」

1號候選人陸頌雄:特區政府可進行設立1,000億子女培育資金,以及新生嬰兒津貼等措施,刺激生育。

2號候選人馬逢國:除了設立獎勵措施外,特區政府還應解決年輕人現時面對的憂慮,如就業、房屋、教育等問題,設立整套社會政策相互配合。

3號候選人黃國:政府需要取消納米樓,提升土地房屋政策,並改善香港人居住環境,讓人人得以安居。

4號候選人陳凱欣:由政府提供14周全薪產假,以及在兒童醫療上提供優惠政策,減輕父母壓力。

第二組

「香港多個行業勞動力短缺,你是否贊成輸入勞工?如何保障本地工人權益?」

5號候選人鄧飛:特區政府可考慮讓本地工人優先就業,若依然存在職位空缺再考慮輸入外地勞工;建議設立教育人力資源統籌局,進行統一規劃,令教育和勞工相結合。

6號候選人盧維思:政府可延長退休年齡,及將最低工資水平提升至每小時60元,吸引更多勞動力。

7號候選人謝偉俊:應重新考慮內地輸入家傭。未來香港有許多大型工程開展,需要輸入大量勞工,但要注意做好平衡福利,考慮勞工階層的不同需要。

8號候選人刁勝洪:政府須提供職業培訓、讓年輕人提升自身技能,以及提供更多勞工保障,關注職業安全等。

第三組

「特區政府正在與內地討論(恢復正常)通關問題,有何建議令相關問題可以早日解決?」

9號候選人曾瀞漪:現在仍在討論「健康碼」與「安心出行」是「起步太慢」。

10號候選人林智遠:政府缺乏落實相關政策的決心,希望若有機會進入議會能改善相關狀況,一齊努力,一齊付出,一齊健康。

11號候選人管浩鳴:必須滿足內地方面的要求,又希望香港可以發揮「獅子山下精神」,大家放下成見、同舟共濟解決通關問題,讓眾多家庭能團聚。

12號候選人林筱魯:香港是「一級方程式城市」,要有「一級方程式速度」解決問題,不接受現時疫情持續兩年多仍未恢復正常通關,反映特區政府在解決問題方面需要改變。

第四組

「中央提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經濟策略,香港應該如何把握有關國策,推動經濟發展?」

13號候選人周文港:香港應做好內地中產階層的內銷市場,以及吸引在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

14號候選人江玉歡:香港應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可利用同東盟國家的關係,成為構建亞洲供應鏈的重要力量,同時亦要與其他西方國家繼續保持緊密聯繫。

15號候選人馮煒光:若要落實這些夢的重點在於執行,亦即涉及政務官改革,故一定要進行包括考核制度在內的改革,讓政務官成為真正服務香港、服務國家的骨幹。

16號候選人陳月明:香港可善用研發技術和成果,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落實產業化、商品化,滿足消費者需求,以及利用在醫療、專業、服務、轉口港等優勢,把握跨境電商機遇。

第五組

「你認為香港可以怎樣做到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的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及貿易中心的地位?」

17號候選人李浩然:香港可構建「空中絲綢之路」,借鑒倫敦建設航運服務中心的先進經驗,將法律服務擴展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透過構建交易平台,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及貿易中心的地位。

18號候選人陳家珮:香港未來應該着重發展船舶管理、海事法律仲裁等服務,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共同建設灣區超級航運港。

19號候選人黃梓謙:香港要轉型發展航運增值服務,例如船舶註冊服務、金融保險法律合作等高增值業務,同時要建設「智慧港口」,把高端科技服務融入航運發展。

20號候選人陳曼琪:在國家「雙循環」戰略中,香港需要注重「內需、科技、開放」等領域的發展,推動各行各業升級轉型,多元發展,讓每個階層共享經濟發展成果。

第六組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應該如何藉結合『工業4.0』達成此目標?」

21號候選人蘇長荣:特區政府目前在政策上未有全面配合,在利益引導上欠缺全面方案。粵港澳大灣區各內地城市在創科產業上條件比較好,特區政府應考慮提供更優惠的政策,吸引投資者來港。

22號候選人孫東:香港需要在人才、設備、資金上加大投入,建立一個「成果轉化體系」,以及發展重點產業,如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加快再工業化的進程。

23號候選人屠海鳴:香港總體上反應不靈敏、與國家的戰略對接不充分。香港「工業4.0」與國家「十四五」規劃應該進行有效銜接,香港管治團隊需要了解內地社會主義下「既有計劃亦有市場」的策略,探索如何與內地接軌。

24號候選人譚岳衡:應在深港科創河套區建設科研人才公寓,及為科研人才的子女提供配套的設施,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從而吸引更多科研人才。

第七組

「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即將立法,你認為應涵蓋什麼內容,預期會遇到什麼困難,如何克服?」

25號候選人吳傑莊: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的內容應覆蓋香港國安法沒有涉及到的部分,如間諜和叛亂等;預計會有外國勢力抹黑立法工作,建議政府多做解說。

26號候選人陳紹雄:特區政府在立法前應多做解說,廣泛收集各界意見,並做好國際輿論宣傳。

27號候選人洪雯:預計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會引起部分市民擔心或反對、外國投資者疑慮、西方勢力製造輿論壓力或「制裁」等情況,特區政府要做好前期資訊解說,以及盡可能利用社交媒體做好國際輿論宣傳。

28號候選人林順潮:特區政府在立法前要做好社會各持份者的解說工作,以及盡早立法管制假新聞,讓未來進入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更順暢。

第八組

「回歸近25年,有指部分港人重『兩制』、輕『一國』,如你當選如何透過立法會推動港人認識及尊重『一國』?」

29號候選人陳仲尼:應加強學生到內地交流與實習,從小培養他們對中華文化及國民身份的認同感,以及在大學期間抽4周至6周到內地實習,親身體驗及客觀判斷國家狀況。

30號候選人容海恩:要加強港人對「一國」的認識,必須重理解、重宣講、重應用,學校應舉辦較長時間的交流團。同時,特區政府和香港的政黨要向海外社會講好「一國兩制」故事。

31號候選人陳沛良:有很多教材也出現偏頗內容,故須設教材審查制,以及加強對老師的培訓,才能把正確的歷史傳授給下一代。

32號候選人劉智鵬:香港的歷史教育出現問題,特區政府有必要調整或改革歷史教育,加強年輕人對國家歷史的了解。

第九組

「香港產業結構比較單一,你認為應如何解決香港的大學生畢業後在香港找不到相關工作,未能學以致用的問題?」

33號候選人簡慧敏:香港傳統產業需要有創新思維,豐富產業結構,讓年輕人有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同時發展綠色金融和網絡安全,為年輕人提供就業機會。

34號候選人林琳:許多新時代的青年各有自己的夢想,未必願意走以往讀書找好工作的傳統道路。特區政府應研究職業市場需要什麼人才,做好職業導向的教育工作,同時做好職業培訓。

35號候選人陸瀚民:年輕人可以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讀書,建立人脈關係,提早進行人生規劃。政府應舉辦有關的升學博覽,為年輕人提供第一手資料,同時與內地「連結共贏」,提供實習機會給年輕人。

36號候選人葛珮帆:特區政府應向香港年輕人提供「一站式」服務,讓香港年輕人可以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就業、創業。同時,香港需要開拓產業多元化,推動創科產業發展,及推廣職業教育。

第十組

「你認為應該如何發揮好香港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樞紐地位?」

37號候選人郭玲麗:香港擁有金融、法律等專業服務,可為「一帶一路」國家帶來完善服務,成為是亞洲中心,助香港面向世界。

38號候選人黎棟國:特區政府應提高港人英文、普通話等語文能力。香港長期在世界主要城市有經貿辦事處,可加倍努力講好國家與香港的故事,當外國媒體中有言論對香港不利,要充分糾正不實報道。

39號候選人梁美芬:香港可配合國家發揮重大作用,更要爭取多舉辦國際貿易談判活動,好好發揮「帶路者」角色。

40號候選人何君堯:香港可以利用好金融、會計等方面的人才,協助香港作為樞紐,又建議在新界北發展法律調解糾紛中心,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第十一組

「香港在10年內解決劏房問題是否可行?你有何具體建議?」

41號候選人陳凱榮:通過官商民合作,找尋一些暫時無特定用途的大廈,作為安置劏房戶的單位,以及多在市區興建過渡性房屋或青年宿舍,解決通勤時間過長的問題。

42號候選人麥美娟:解決劏房問題要坐言起行,因為這不單是土地房屋問題,更是貧窮問題。港人薪資跟不上房價,導致跨代貧窮,希望政府利用市區重建機會,興建更多過渡性房屋,讓人人有屋住。

43號候選人孫偉勇:特區政府要將過渡性房屋供應從3萬增長至5萬,並建議政府成立劏房工作小組,規管劏房面積、安全性和租金等問題。

44號候選人黃元山:特區政府應加快發展洪水橋和新界北,以追回過去少建的單位。

第十二組

「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退休或生活的港人日益增加,應否讓港人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可同時享用香港醫療福利?如何實行?」

45號候選人李鎮強:香港人在內地定居最重要的就是醫療問題。長者的醫療券、病歷及諮詢需要互通,特區政府亦應研究安排專車讓港人回港就醫。

46號候選人張國鈞:特區政府應推動香港醫療券適用範圍擴展到內地,以及推動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醫院對接,讓港人在廣東省醫院享受福利。

47號候選人梁毓偉:內地醫保其實有對合資格香港人開放,但申請方面需要更多宣傳和幫助,希望未來設機制,讓醫療人員到兩地交流,以及加強與內地的信息、人才、物流互通,推廣及協助外地朋友申請醫保。

48號候選人盛智文:港人退休及居住於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應享有相應的醫療福利,特區政府務必向中央爭取,讓港人能夠參與內地的醫療福利計劃。

第十三組

「經過兩年疫情,香港貧窮問題更趨嚴重,你建議如何處理?」

49號候選人林振昇:特區政府須以短期、中期、長期三個方面處理香港貧窮問題。短期方面應盡快提高最低工資水平、提升在職家庭津貼當中的兒童津貼部分;中期方面要改組決策局,簡化土地審批程序,加快興建公屋;長遠方面是改善香港產業結構,推動再工業化,創造新興產業。

50號候選人吳宏偉:特區政府應培養全才、不同界別人才,以及再培訓一些失業者,同時要讓各階層共享知識,以及利用好土地,解決房屋問題。

51號候選人蔡永強:特區政府應訂立「兩減一線」,包括設立減貧專員和目標,重新制定貧困線,並加快處理劏房問題,盡快惠及基層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