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合拍片」聽得多了,短短十多天,賣了50多個億元人民幣的電影《長津湖》,就屬於合拍,電影的核心是導演,《長津湖》3個導演,兩個是香港的。香港導演在內地參與合拍,早已習以為常。我要說的是「合排劇」,即內地與香港共同製作共同排演的舞台劇,至今尚不多見。

近日,中國戲劇家協會聯手香港文聯,舉辦兩岸四地會議,意在弘揚中華文化,加強交流合作,搭建平台,推進中港澳台戲劇文化交流。

香港是大都市,國際金融中心,經濟繁榮,文化藝術也有一定水準,中央提出,香港要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獨特的地域,造成香港具有稱得上世界一流的藝術人才,他們既有傳統中國文化根基,又吸取了西方文化精華,兩者結合,形成了香港藝術文化風格。

講好中國故事,是當下關注的話題,故事向誰講,如何講,已不僅僅是影視戲劇藝術的寫作題材,而是內是引導,外是展示的國策。內地有主旋律的說法,香港也有。主旋律不等同講大道理,訓教人,香港歷史曲折複雜,香港文化多元豐富,香港人奮鬥生存,多姿多彩,香港人拚搏、坦誠、講究實效、不服輸,這一切形成了香港人的優良品格,這些題材,就是主旋律的中國香港故事。

《德齡與慈禧》是我20多年前在香港創寫的舞台劇,這個講述中西文化衝突、撞擊、融合的故事,曾經6次重演,深受香港觀眾喜愛。此劇的第7次重演是在內地。兩年多前,由保利集團投巨資重新排演。編劇、導演、舞美主創人員和個別主要演員,都是來自香港,聯合內地明星演員、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共同製作,一經推出,戲票秒光,每演必滿,深受歡迎,尤其是青年觀眾。他們說︰「這部戲好看,它既不是外國戲,也不是內地戲,有一種獨特的味道風格。」這種風格,就是香港藝術風格。

數十年來香港有不少優秀戲劇作品,但為什麼沒有保留的經典劇目,原因是不夠重視文化,沒有具體實施和資金保障,缺乏統一管理,使好作品如同東流水,一旦逝去不能再現。

舞台、電影製作不是小眾文化,必須有投資、有組織、有製作團隊共同完成。香港有能力製作藝術精品,打造香港品牌,以不辜負中央的信任,不埋沒香港人才,生產與香港的國際地位相匹配的文化藝術品,就需要與內地聯手合作。

既然有「合拍片」,就應該有「合排劇」,結束香港文化藝術多年一盤散沙、自生自滅的現象,有「行者之心」也要有「行者之力」,共同迎來發展香港文化藝術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