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暴漲,疊加海外通脹水平持續走高,引發內地上游產品漲價向下游傳導和輸入性通脹疊加的擔憂。加之疫情反覆對經濟復甦進程形成干擾,市場普遍預期「滯脹」再現。

自疫情以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PPI持續保持高位。自2020年5月起PPI連續15個月保持上漲態勢,從最低點的下降3.7%,到今年9月跳漲至10.7%,超過2008年8月全球金融危機時的10.1%。上游產品價格普遍高企引發了成本推動型通脹的擔憂,但CPI仍保持低位,PPI和CPI剪刀差再創歷史新高,已經從年初的0.6%擴大至現在的10%。

張斌認為,此輪PPI漲幅主要由以能源、化工和黑色金屬為代表的大宗商品漲價造成,但繼續上漲受到多方面遏制。供給側看,政策持續支持大宗商品保供穩價。能源方面,發改委先後5次向市場投放國家煤炭儲備1,500萬噸,緩解煤炭需求峰值時期供應緊張;黑色金屬方面,發改委要求壓減粗鋼產量,財政部取消所有成品鋼材的出口退稅,調整出口關稅,保證鋼鐵生產以滿足內需為主,對鋼價起到壓制作用。有色、化工和汽車芯片等上游產品價格,也因監管政策而受到壓制,預計年內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政策將延續,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空間有限。

上游控價 下游保民生

需求側看,夏季用電高峰已過,能源需求逐漸降低。地產數據走低,基建投資繼續走弱,汽車、家電、工程機械的產銷數據持續保持弱勢,壓制板材需求;受疫情影響,海外耐用品消費不斷走弱,限制下游工業需求擴張。

另外,目前豬肉價格持續低迷,強勢壓制CPI。雖然以原油為代表的能源價格持續上漲,但上游向下游轉移成本的通道並不順暢,形成原材料成本高企但終端產品價格萎靡的狀態。在上游成本傳導不暢的情況下,排除食品、能源來看,僅家用器具等耐用消費品價格漲幅偏強,主要源於上游漲價帶來的成本推動。總體看,在上游控價和下游保民生的情況下,PPI高企對CPI的影響有限。

滯脹多由放水及食品帶動

中國歷史上曾出現多次明顯的滯脹,張斌分析認為,過去的滯脹通常是因為貨幣超發或豬肉、原油價格同時上漲而出現。1987-1989和1993-1994的兩次滯脹以貨幣超發為明顯特點,貨幣高速增長和「價格闖關」改革造成CPI一度超過20%。2007-2008年和2010-2011年的價格上漲來源於「豬油共振」,豬肉價格先上漲,後續原油價格上升,共振推動整體物價快速上行。但最近十年中國沒有出現明顯的滯脹現象。

但當前中國經濟通脹壓力並不明顯,一方面,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政策下,原油閒置產能繼續釋放,美聯儲公布退出量寬路徑,經濟復甦態勢下寬鬆貨幣條件逐步收緊,海外輸入性壓力較小。基數效應下,PPI將暫時性維持高位,但四季度以後大概率走弱。CPI方面,豬肉供過於求,繼續壓制食品價格。冬季來臨疫情防控壓力較大,限制居民消費需求釋放,影響服務業修復和零售反彈。受上游成本傳導影響,CPI將緩慢回升但不構成壓力。「當前中國經濟壓力不在於生產端或消費端的通脹,而在於當前各項經濟數據低於預期所體現的增長動能不足。」

另外,所謂的滯脹或通脹時代,低收入者和中小企業將是最痛苦的群體。有專家表示,通貨膨脹將加劇社會財富分配的分化,而滯脹意味着經濟增長放緩,可能帶來企業經營分化、失業率增加、金融市場波動等更多經濟社會問題,低收入弱勢群體首當其衝受打擊。